“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民生,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最大牵挂;一个个体恤民情的感人故事温暖人心。新华社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栏目中,以“总书记关心的百姓身边事”为主题,连续推出一组报道,以回访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关心的民生领域百姓身边事为切入点,反映时代的发展进步和百姓的获得感,展现总书记广博、深沉的人民情怀,传递亿万人民团结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决心。
民生问题,涉及面很广,涉及到群众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民生问题往往也是体现党和政府是否真正为人民服务,是否真的为人民做实事。俗话说“群众利益无小事”,党员干部只有做好了民生工作,才是真正做到了服务为民。
干部心系群众才能服务人民,必须克服身居“庙堂”,高高在上,看报告、翻数据、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甚至甘愿当“聋子”和“瞎子”的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作风,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确保第一信号源源不断,使决策更能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更得民心。
关注民生,要让群众有获得感。对群众来说,他们身边
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急事、难事,影响着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领导干部的民生工作要在提高群众的获得感上下功夫,让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让幸福指数得以提升。
解决民生难题,不在大小,都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口碑,领导干部必须情系群众,真抓实干,实实在在为群众谋幸福。(孙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