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荒唐,为了顺利骗得低保款,居然把儿子的年龄‘改’得比自己还大三岁……”前不久,重庆市綦江区纪委监委查处了三江街道复兴村原党支部书记罗玉良骗取国家低保案,因其令人咋舌的“作弊”手法,在当地引发不少关注。
身为村党支部书记,但为了一己私欲竟然心存侥幸、利用职务之便骗取国家低保金,可笑的是竟然把自己儿子的岁数改的比自己还要大,不仅违背了人伦道德更违反了党纪国法。虽然,涉事干部已经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由此次事件引申出的问题却值得我们警醒。
一些人不该吃低保,却能吃上低保,不外乎两种原因。一种是人情保、关系保,另一种是通过伪造证明和身份骗取低保。无论什么情况,只要是骗保,都应该被处理,而且应该将合谋者一并处理。
依法严惩是治理骗保行为的一个重要手段。加大处罚力度,依法惩治骗保行为。一方面对于涉案村官、当事人及相关部门涉事人员严肃依法惩处,严禁吃拿卡要出现在低保申报和审核中;另一方面,对骗保行为,一经发现,不仅要清退,退回低保金,还要罚款,罚款数额为已领取低保金的若干倍,以此打消低保始作俑者骗保取利的冲动。
遏制骗保现象,一个是严惩,另一个是预防。一些人之所以能够骗取低保待遇,是因为有空子可钻。按照民政部的要求,家庭收入是认定低保户的基本条件,家庭财产也要作为重要依据。遏制骗保,除了强化惩处机制,更应该构建防范机制,如果防范不严,或者制度流于形式,骗保就不可能得到杜绝。(孙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