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定时期内,通过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我县作为传统的农业县,河北省粮食主产县之一,交通便利,土质肥沃,水资源丰富,农业发展潜力巨大。2018年,献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落户垒头乡,目前正在紧张施工,预计年底主体工程可基本完成。
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政策为依据,以市场为导向,以建设“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为目标,全面改善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立足于稳定粮食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任务,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彻底脱贫致富为主要目标,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提高标准和质量,确保项目建设上新台阶和新水平,确保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提高。
献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2329万元,共涉及垒头乡12个村,预计铺设管道28.2公里,新建扬水点20座,渠道清淤24公里,涵洞152个,盖板涵14座,架线1.62千米,砖路32.7千米,植树5000株。
2018年献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2329万元,全部为财政资金。其中水利投资1275.95万元,占总投资的54.79%;田间道路投资931.52万元,占总投资的40.00%;林业投资42.45万元,占总投资的1.82%;科技投资2.5万占元总投资的1.05%。
项目遵循“治理一片、成功一片、带动一片”的目标,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科学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年度计划,坚持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相结合,资源开发利用与发展农业主导产业相结合,优先开发优势农产品和农业主导产业。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选择项目区,保证工程长久发挥效益。依靠科学技术,采用经济实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提高项目工程建设水平。搞好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组装配套,强化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把项目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采用方格布局、完善田间灌排设施、整修机耕路等工程措施,提高农田基本设施条件,达到良田田成方、地平整、土肥沃、水畅流、路相通、树成行的标准,可极大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坚实基础;全部实现节水灌溉,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局面,以利于市场的形成,推动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加绿化面积,改善地区生态环境,改变田间小气候,起到固土蓄肥,最大限度降低自然灾害的作用。
项目建成后,将使项目区内1.8万亩耕地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和提高。项目区将改善灌溉面积1.8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33万亩,平均年节水量约37.4万m?;增加林占地面积125.5亩。
通过加强良种推广、新技术应用,农作物单产明显增加,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将会增加。预计整个项目区农产品总产量折粮计达到1521万kg,比现状增加351万kg;按现价计算,总产值达到2687.4万元,新增产值626.76万元。
项目实施过程中,县农业农村局、垒头乡政府、各村、中标公司、施工单位通过沟通协商,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县乡村三级联动,密切做好各项工作配合,确保了项目顺利实施。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长久以来,种田一直是广大农民最关心的事情,但很多农民还依旧没改变“靠天种田”的观念,而这也是导致农民增收缓慢的重要原因。建设高标准农田,可以有效改善农民增收缓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弱的现状,也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