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切实做好草地贪夜蛾监测预警和应急防控工作,坚决防止草地贪夜蛾蔓延成灾,保障全县粮食生产安全,8月19日,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召开全县草地贪夜蛾监测与防控工作推进会。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各镇区农业部门负责人以及各片区造林大户共计10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对草地贪夜蛾的识别与防控技术进行了培训;对草地贪夜蛾性诱捕器的安装和使用方法进行了讲解。
会议要求,各镇区务必高度重视草地贪夜蛾监测与防控工作,认真学习和领会培训会议精神,全力以赴,将监测与防控技术落到实处,抓早抓小,坚决打赢草地贪夜蛾歼灭战。
此外,县农业农村局还向各镇区发放了草地贪夜蛾识别与防控技术资料和草地贪夜蛾性诱捕器,要求安装在夏玉米种植集中连片区域。
据了解,草地贪夜蛾的适宜发育温度为11~30°C,在28°C条件下,30天左右即可完成一个世代,而在低温条件下,需要60-90天才能完成一个世代。草地贪夜蛾成虫可在几百米的高空中借助风力进行远距离定向迁飞,每晚可飞行100 km。成虫通常在产卵前可迁飞500 km,如果风向风速适宜,迁飞距离会更长。
在玉米上,从苗期到穗期都可为害。1-3龄幼虫通常隐藏在叶片背面取食,取食后形成半透明薄膜“窗孔”。低龄幼虫还会吐丝,借助风扩散转移到周边的植株上继续为害。4-6龄幼虫对玉米的为害更为严重,在玉米心叶内取食,取食叶片后形成不规则的长形孔洞,可将整株玉米的叶片取食光,严重时可造成玉米生长点死亡,影响叶片和果穗的正常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