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滂沱汗似铄,微靡风如汤。”8月1日下午14时,围场气温高达33℃,田地里、丛林间热浪滚滚,输配电专业师刘新与同事史学冻正认真巡视着围山110千伏线路。线路温度是否过高,杆塔基础是否牢固,杆号牌、警示牌是否缺损等,都是他们关注的问题。
“史大哥,看看这两处的线路档距是否合适,刘新一边擦去脸颊上豆大的汗珠,一边指着远处的线路与史学冻说”。
经过45分钟的步行,他们来到了37号铁塔下,史学冻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塔上的线路、金具、绝缘子有无异常情况。随后拿起扳手,检查杆塔本体和导地线的螺丝是否紧固。不一会儿,两人又沿着荆棘丛生的山梁,向下一个塔基前进。
烈日下,山间小路越走越窄,前面要穿过一片小树林,里面一丝风也没有,闷热的连喘气都困难。今天的任务,他俩要徒步行走7至8千米,爬3座大山、4条沟壑、还要趟过2条河流等特殊地理环境,并多绕行3千米。
一个面包、一袋榨菜、一瓶矿泉水,打发了中午饭,又开始了巡视工作。下午16时,室外气温突破35℃,他俩的工作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渗出层层白色的汗渍特别醒目。但他们早已习惯,依旧按着巡视要求,进行认真的巡视检查。
在一棵大树的树荫下,他们已是口干舌燥,双脚热的发烫。“今天天气热,地面温度高的也不得了。一天走下来最受罪的还是这双脚啊。”刘新坐在树荫下的草地上,脱下一只鞋放松一下脚掌。
巡线结束已是傍晚。尽管很疲惫,但是刘新和史学冻的脸上依旧挂着微笑。“天气炎热,老百姓离不开电。能为他们带去光明和清凉。我们苦点累点都值了。”刘新腼腆地说。(刘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