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又是一个蒸笼天,室外温度再次飙升到了39摄氏度。上午10时,刚刚从施工现场回来的国网任县供电公司新闻宣传员田乐乐有些中暑,脸晒的通红。办公室的同事打趣她说:“都说外面是蒸笼,果然不假,你这不就像一只刚刚出笼的大闸蟹吗。”
还没等她从酷暑中缓过劲来,一个电话打了进来:“小田,110千伏天安站有一个紧急抢修,你过去不?”原来是城关镇供电所的通讯员小贾打来的,她可是小田的重要“线人”。
于是刚刚还在心里默默发誓今天再也不出门的小田又一次精神振奋:“去,必须去啊!”说完来不及喝完同事递来的矿泉水,就一把抓起相机冲下了楼。
车辆快速的行进着,路上除了同样疾驰的汽车,几乎看不到一个行人,道路两旁的绿植在骄阳的炙烤下都扯拉着脑袋,显的无精打采。
十几分钟后,车停了。不远处有八九个身穿迷彩服,头戴安全帽的小伙子已经开始了紧张的抢修工作。田野里空空荡荡,没有任何可以乘凉的地方,唯一的阴影来源就是那一基基高耸的电杆。
刚刚打开车门,一股热浪便迎面扑来,小田的眼镜因为突然遇热激起了一层水雾。仅仅走了几十步的距离,小田的后背已经开始冒汗,端着相机的手心更是湿哒哒的有些黏滑。小田顾不了那么多了,望着高高的电杆上那四五个年轻的小伙子,相机镜头对准、拉近、定格。镜头中的小伙子满脸都是汗水,全副武装的迷彩服此时已经湿透,可手中的工作却没有丝毫停滞,任由汗水在晒的发紫的脸上肆意流淌。
“水呢,怎么没有水啊?”小田问道,只见现场的一角散落着几个矿泉水空瓶,除此之外再无其它。
“来的太急了,这离村子又远,还没有抽出人手过去买呢,这几瓶还是上次抢修剩下的!”现场的工作负责人小宋说道。
“赶紧的,我车上还有几瓶水,先救救急吧。”此时的小田已经顾不得热了,一路小跑的回到车上,把自己所有的“存货”都拿了过来。
可天这么热,人这么多,这点水简直是杯水车薪,根本不够分的。就在此时,令她震惊的一幕出现了,杆下指挥的工作负责人和监护人员谁都没有拧开一瓶水。只见他们用传递绳将所有的水都递给了杆上的施工人员。
“你们不渴吗?”小田不解的问道。
“上面的更渴,他们更需要。”工作负责人小宋言简意赅的回道。
听了这话的小田鼻子突然有些发酸,身上一阵凉意,竟不似刚下车时热了。在小田看来,此时此刻的他们不只是单纯的同事关系,更像是同一阵壕的战友和同袍兄弟。
“半个小时到了,小张赶紧下来。”杆下的监护人员对杆上的一个小伙子们喊道。高温天气,为了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公司要求在杆上作业的时间不能超过半个小时。
只见这个小伙子,不慌不忙的将手中的工作收了收尾,才踩着重重的脚扣一步步从杆上下来。小田的镜头再一次慢慢拉近,只见小伙子黝黑的脸上淌着数不清的汗珠,大概是汗水进了眼睛,也可能是高温让他有些缺氧,他紧闭着双眼,张大嘴巴努力的呼吸着。
稍作休整后,他才瞥见有人在给他照相。他连忙背过身子,摆摆手说:“别拍了,别拍了,太丑了。”
他的几句太丑了,把小田身边的工作负责人小宋逗乐了:“小张今年才二十三岁,还没女朋友,平时臭美着呢,他怕你这照片一贴出去,女孩子都被吓跑了。”
小田赶紧关了相机,跟小伙子说道:“不照了,不照了,赶紧把湿衣服换了吧,看着都难受。”
小伙子不好意思的笑笑,一溜烟儿的跑到车后头换衣服去了。
看着小伙子已经湿透的后背,小田还是忍不住拍了一张,心里默默的说道:小伙子,此刻的你一点儿都不丑,相反你认真工作的样子真的很帅。
因为还有其它现场要去,在这次抢修工作告一段落后,小田匆匆告别了这群可爱的小伙子,奔向了另一个作业现场。她知道她的镜头只能记录这短短的一瞬间,可在这些照片的背后是一个个真实而又努力的生命,是一群群可爱而又可敬的电力人。(贾晓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