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30日凌晨,河北保定乐凯大街南延工程转体斜拉桥在2000吨千斤顶的牵引下,逆时针方向缓缓转动。经过近两个小时的紧张施工,转体斜拉桥转体成功!创下三项世界第一!
据悉,整个大桥总重8万余吨,为当前世界上转体桥梁转体跨度最大、转体吨位最重、球面平铰直径最大、扩底桩桩长为亚洲第一的斜拉桥。
旋转前的斜拉桥斜拉桥母桥重约4.65万吨,转角52.4度,子桥重约3.5万吨,转角67.4度,转体跨度、转体重量均为世界第一。采用国际领先的子母塔双转体施工技术作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重点项目,大桥全长495米,桥宽39.7米,双向8车道,从北向南依次跨京广铁路21股铁路线。
子母桥体即将合龙。桥下每天有160多趟列车经过,有着21股铁路线,还有若干城市道路,为最大限度减少对京广铁路和城市交通的影响,主桥施工采用了国际领先的子母塔双转体施工技术,其中,子塔转体桥梁长204米,重3.5万吨,母塔转体桥梁长度为263.6米,重4.6万吨。桥梁为什么要进行转体?桥梁转体法施工技术是指将桥梁结构在非设计轴线位置浇注或拼接成形后,通过转体就位的一种施工方法,可使桥梁施工克服地形、交通、环境等条件制约,节省工程造价、缩短建设工期,同时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可靠。
千斤顶牵引桥体旋转。本次转体的桥梁主桥长495米,由北向南跨越京广铁路大动脉的21股铁路线,转体施工使得桥梁建设对下方铁路大动脉交通产生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
京广铁路将保定乐凯大街截断。(2015年5月摄)
跨保定南站转体斜拉桥成功转体,将为乐凯大街南延工程顺利完工通车提供坚实有力保障,从根本上改变保定南城和清苑区的整体交通状况,促进保定市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助力。这项“黑科技”让数万吨桥体转起来为了让这座近5万吨的庞然大物旋转起来,在大桥建造过程中,采用了“黑科技”!在桥体基座的下面安装了一台直径6.5米,重92吨的“转动装置”,就是通过它使整座数万吨的桥梁旋转起来。
专家介绍,这个“转动装置”的学名叫做“转体球铰”,它主要分为上、下球铰两个部分,它们的接触面是一个光滑的球面结构,上下球铰之间可以相互转动,从而实现桥梁转体与承重功能。
斜拉桥开始旋转。为了让数万吨的桥梁转得动,转得稳,转得准,技术人员采用高性能非金属复合材料、高精度球面加工等技术,既显著降低摩擦系数,又满足了大承载力设计要求,解决了大吨位桥梁转体装置超大承载力、灵活转动的难题。不断刷新纪录!
桥梁转体技术有力支撑我国桥梁建设能力提升
1999年,贵州水柏铁路北盘江大桥,是世界上第一座上承式推力转体式铁路钢管混凝土拱桥,重1.2万吨,创造了当时桥梁转体世界之最。
2014年,武汉姑嫂树特大桥,1.75万吨,单个转体重量创下亚洲之最、世界第二。
2014年,山东邹城转体桥转体长度达198米,转体重量2.24万吨,刷新当时桥梁转体世界纪录。
2016年,山东菏泽丹阳桥,2.48万吨,再次刷新桥梁转体世界纪录。
2016年, 唐山市二环路上跨津山铁路立交桥,3.3万吨,再次创造世界纪录。
目前,“转体球铰”技术已经在
我国众多铁路桥梁、城际轨道交通桥梁
和高速公路桥梁上得到广泛应用。
“转体球铰”技术能力也不断突破,
从万吨级到两万吨级、三万吨级,
再到如今的5万吨级,
一步一步不断刷新着
桥梁转体的世界纪录,
有力推动着
我国转体桥梁建设能力的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