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学校管理莫让“严禁”成“言禁”

0
分享至

(原标题:媒体刊文:学校管理莫让“严禁”成“言禁”)

当下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严禁”可以说是一个高频词语。身处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几乎随处可以看到、经常可以听到一句挨着一句的“严禁”语言——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进行有偿家教,严禁学生在课间奔跑追逐,严禁任何形式的考试作弊行为……

“严禁”即“严格禁止”。既然是“严禁”,就应该做到“令行禁止”,确保“言必行,行必果”,使被“严禁”的现象、事项、情况等,不再出现或发生。然而,很多时候大家看到的结果却是,被“严禁”的现象、事项、情况等“屡禁不止”,时有发生,或者是“稍作停顿”后又渐渐地开始“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原因何在?因为在一些区域一些学校中,“严禁”仅仅、往往是写在纸上、喊在嘴上,并没有真正地落到实处,成了典型的“言禁”。

如何让“严禁”不至于成为“言禁”呢?笔者认为:

一是要坚持正面导向,尽量少用“严禁”。

譬如治水,总是用“堵”的办法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堵住了这一处却来不及、堵不住其他很多地方;即使是暂时堵住了,也总是提心吊胆,谁也想不到什么时候水位会猛升暴涨;更何况“堵”到了一定程度,堤坝就承受不住水的压力,很可能一触即溃,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治水必须做到要“堵”“疏”结合,以“疏”为主。

事情不同,事理相通,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同样如此,要尽最大的可能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正常地予以正面导向,如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寻找、发现、树立教育教学的榜样,讲教师中随处可见、唾手可得的平凡故事、感人事迹,等等。正面导向最能够激发教师满满的正能量,让广大教师能够在积极、健康、愉悦的氛围中尽心尽力工作、齐心合力奋斗,尽情享受教育教学的获得感、成功感、幸福感。

二是要坚持实事求是,切实维护“严禁”。

不可否认,无论学校怎样坚持正面导向,尽量少用“严禁”,但是,总会有极少数、极个别的教师会有意或无意地触碰“严禁”这条红线的。而“光听打雷不见下雨”“雷声大雨点小”所产生的不良作用、负面效应等,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所以,一旦有极个别的教师不幸触碰了“严禁”,学校管理者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维护“严禁”的严肃性,让触碰者付出应有的代价,受到应有的惩处。

这样处理,触碰“严禁”红线的教师会心服口服,“吃一堑长一智”,今后会自觉地远离“严禁”;广大教师也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否则,“红线”将不“红”,“底线”将无“底”,不仅会让“严禁”情何以堪,而且会对自觉遵守纪律、规定、条理、细则的广大教师产生不公,更会导致对今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产生消极影响。

三是要坚持未雨绸缪,引导远离“严禁”。

众所周知,“严禁”是条红线,触碰不得,一旦有教师触碰了将损失很大,后果是严重的。而承担触碰“严禁”这条红线所带来的损失、后果,绝不只是触碰者本人,还有其家人、学生、家长、同事、学校管理者、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等等。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责任、担当,要自觉养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品格:经常走进教育教学现场,自觉融入广大教师行列,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行教师所行,细心观察,善于发现,有所预见,提前介入。

事实上,有些触碰“严禁”红线的行为不是一日两日形成的,平常总是会有苗头或迹象的。这就考验着学校管理者的胆识、智慧、担当、才干,要求每一位教育教学管理人员,毫不犹豫地本着保护教师、保护教学、保护学校、保护教育的立场,坚决将可能触碰“严禁”红线的行为或现象,消灭于萌芽状态。

综上所述,要彻底扭转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仅仅“言禁”而难以落实“严禁”的状况,需要每一位教育教学管理人员提高认识,形成共识,注重落实“三个坚持”:坚持正面导向,尽量少用“严禁”;坚持实事求是,切实维护“严禁”;坚持未雨绸缪,引导远离“严禁”。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女子网购南孚电池剥开表皮竟是其他牌子 当事人:商家不应该为了便宜卖假货

女子网购南孚电池剥开表皮竟是其他牌子 当事人:商家不应该为了便宜卖假货

封面新闻
2023-03-28 20:30:46
415:0!美通过法案,否认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并剥夺国际组织优待

415:0!美通过法案,否认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并剥夺国际组织优待

田柳 Talk
2023-03-29 11:20:13
中国被认定为发达国家所带来的影响

中国被认定为发达国家所带来的影响

每天都有开心事
2023-03-29 09:54:47
给领导开车升职,靠经营煤矿发家,身价亿万的警察夫妇被杀的背后

给领导开车升职,靠经营煤矿发家,身价亿万的警察夫妇被杀的背后

胖胖侃咖
2023-03-28 19:38:34
人事观察丨全国两会后至少5名地方干部调任中央部委,3人曾任省委常委

人事观察丨全国两会后至少5名地方干部调任中央部委,3人曾任省委常委

大众日报
2023-03-29 16:41:08
国贼六人组

国贼六人组

i看见
2023-03-29 06:55:17
难以置信:世界首富马斯克,主动给勒布朗詹姆斯总统一样的待遇!

难以置信:世界首富马斯克,主动给勒布朗詹姆斯总统一样的待遇!

二两说史
2023-03-29 18:13:30
上海“洗房”事件,撕开了当代婚姻的遮羞布:人能算计到什么程度

上海“洗房”事件,撕开了当代婚姻的遮羞布:人能算计到什么程度

十点讲故事
2023-03-28 10:17:03
当初的承诺还能不能兑现?

当初的承诺还能不能兑现?

物语看社会
2023-02-09 20:51:57
李亚鹏妻子:连夜带着女儿离家出走,埋怨丈夫已经三个月不回家

李亚鹏妻子:连夜带着女儿离家出走,埋怨丈夫已经三个月不回家

花生米的影视
2023-03-29 06:52:28
女大学生“穷游”西藏遇害,被58岁老头性侵割舌!得救后精神失常

女大学生“穷游”西藏遇害,被58岁老头性侵割舌!得救后精神失常

大佬日志
2023-03-29 18:30:03
晋级四强 丁俊晖半决赛迎战首场逆转得胜

晋级四强 丁俊晖半决赛迎战首场逆转得胜

消失的记忆
2023-03-29 22:33:22
赵四承认:带货确实没少赚钱,这才直播几天,光利润就有3000多万

赵四承认:带货确实没少赚钱,这才直播几天,光利润就有3000多万

八卦物语yu
2023-03-29 14:28:37
张文宏预测:第二波感染高峰期确定,建议大家提前做好准备!

张文宏预测:第二波感染高峰期确定,建议大家提前做好准备!

开锅造饭
2023-03-27 06:53:36
中国迎来第4次红利,比电商与直播还火爆,将再带动一大批人致富

中国迎来第4次红利,比电商与直播还火爆,将再带动一大批人致富

森林聊商业
2023-03-27 18:12:41
美国为什么要给中国戴上发达国家的桂冠?

美国为什么要给中国戴上发达国家的桂冠?

叶妮
2023-03-29 10:05:44
挡了财路?64岁林场主跪地求水,央媒:供水和调查必须马上到位

挡了财路?64岁林场主跪地求水,央媒:供水和调查必须马上到位

木言观
2023-03-29 17:52:07
阴道松弛与性生活有关吗?医生:其实这几个才是真正的原因

阴道松弛与性生活有关吗?医生:其实这几个才是真正的原因

护士笔记
2023-03-28 15:13:50
深夜打虎速递!1周内,12名广东干部落马,严查反腐大战正在进行

深夜打虎速递!1周内,12名广东干部落马,严查反腐大战正在进行

空梦最终空无人
2023-03-29 22:43:06
四川大哥来南京找战友,连吃带拿玩了1个星期,对方:20年友尽

四川大哥来南京找战友,连吃带拿玩了1个星期,对方:20年友尽

倾情说情感
2023-03-29 16:53:47
2023-03-30 03:20:49

头条要闻

宁夏万亩林场主"跪地求水" 家属:协商结束 尚未供水

头条要闻

宁夏万亩林场主"跪地求水" 家属:协商结束 尚未供水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拜仁高层和赖斯经纪人谈判?法尔克辟谣:假新闻❌

娱乐要闻

秦岚承认和魏大勋恋情:如大家所见

科技要闻

拼多多称几十家品牌遭“炸店” 平台小二:已固定证据

汽车要闻

今春穿搭添新风尚 不来台红旗H6配你的OOTD吗

态度原创

时尚
家居
游戏
教育
军事航空

原来中国风还能玩出这些花样?!

家居要闻

原木色系温暖之家,尽显宁静与雅致

Peyz战胜T1晋级决赛

教育要闻

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正式上线,提供电子书等海量资源

军事要闻

英国挑战者2坦克抵达乌克兰 乌国防部长试乘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