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办公室大门最多时候挂有10块牌子,还有6块无处可挂,‘躺’在库房里。”日前,记者在基层看到,村办公室大门外,挂牌已“瘦身”,只有“村委会”“村支部”和“村务监督委员会”3块悬挂门牌。两边墙壁上,还有被摘除后的门牌痕迹。
眉山市彭山区对牌子进行“瘦身”,纠治挂牌多、挂牌乱问题,截至目前,彭山区共清理悬挂门牌552块,领导办公室挂牌295块,内部科室挂牌972块,如此多的牌牌,很多都是只是挂牌子,不干事情,挂牌混乱现象实质是一种错位的政绩观——绝对的形式主义。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其目的就是要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对于部分地方存在的“挂牌”问题,也必须大力整治,力戒形式主义。
“一室多牌”、“重叠设牌”、“满门贴牌”、“满墙都是宣传栏”是基层最头疼、群众很反感的问题,一些不必要的“门牌装点”,分散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精力,耗资损财,是实实在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表现。笔者为这一深受基层欢迎的务实之举叫好,要破除只“上墙”不“上心”的形式主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转变思想观念,建立摘牌机制,彻底根治标牌多、牌匾多、奖牌多的“怪象”。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告诫全党,要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任务,大力弘扬真抓实干作风,推进工作要实打实、硬碰硬,解决问题要雷厉风行、见底见效,面对难题要敢抓敢管、敢于担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要广大党员干部心无旁骛的听群众之声,解群众之难,形式主义将不复存在。(符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