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神秘王国。长期以来被湮埋于史册,因此大家在河北只知燕赵,而不知中山。
直到1974年的那个冬天,因一块有文字的河光石和一位民工的意外一脚踏空,才使得中山王陵墓近两万件文物和两千多字铭文被发现,中山国的神秘面纱才逐步被揭开。
在春秋战国时期曾位于今石家庄滹沱河流域及以北地区的中山国,在世存续210年中,以一个千乘小国身份置身于列强之间,历经三次灭国和三次复国,最后定国都于灵寿,不仅成了仅次于“战国七雄”之后的第八雄,而且还创造出了灿烂独特的中山文明。河北博物院的馆标“山”字型器和北正门前的那对错金银双翼神兽均出自于中山国王陵出土文物,也足见中山文化地位之重要。
2018年,电视纪录片《中山国》在央视热播,大型歌舞剧《梦回中山国》在省会成功上演,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古中山国的关注。
中山国都城灵寿位于今灵寿县的故城村和平山县三汲乡一带。灵寿县的故城中山国遗址和平山县三汲乡一带的中山王陵遗址,以及考古发现的中山国都灵寿城遗址一直都吸引着众多爱好者的前往探秘。特别是以“千亩花海、大美灵寿”为主题的中山国灵寿故城遗址公园的开园,更将会与平山的中山王陵陈列馆、河北博物院的《战国雄风---古中山》常年陈列展一起带你了解中山,唱响“河北不仅有燕赵,还有中山”的文化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