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平语近人 经典再现》主题课堂实践教学活动)
6月11日下午,杨桂侠教授主讲的《中国哲学》主题课堂实践教学——《平语近人 经典再现》在12教337教室举办。校党委副书记卢援助、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林志卿、部分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及2018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同学参加了此次活动。
“《平语近人经典再现》实践教学课堂这一活动目的是通过再现经典,一方面,学生们更能在这些经典名句中深刻理解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另一方面,让学生从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杨桂侠老师说。
此次《平语近人经典再现》课堂实践教学活动以朗诵、合唱、情景剧等形式,再现了习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的经典语句。从讲台到舞台,从教师讲、学生听,到教师指导、全体学生积极参加表演、相互激发,有温度、有热度的思政课引发了学生们的浓厚兴趣。
活动以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拉开序幕,表达了莘莘学子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诗朗诵《蜀道难》则演绎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中国共产党迎难而上、敢于担当,勇于创新、敢于胜利的精神和勇气。习总书记非常关心少年儿童的成长,提出要为为少年儿童提供良好社会环境。舞台剧《孟母三迁》则生动再现了孟母教子的故事,展现了社会环境对于少年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庄周梦蝶》将古代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以改编歌曲《一百万个可能》唱出庄周梦蝶的独特魅力,也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中华经典的语言之美、韵律之美、内涵之美。配乐诗朗诵《少年中国说》展现了青年一代大学生要“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的豪情壮志。手语歌曲《家国天下》则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展现了青年大学生对于新时代、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一种责任与担当。主持人则在主持中穿插诵读了习近平主席的经典金句。
“自己参加创作并演出的课堂,切实深化了对习近平主席讲话的理解,让我实实在在地学到了每个故事后的内容。我想无论多么优秀的PPT都无法代替那最真实的演绎带来的心灵震撼。”这是一位大三学生的感受。
马克思主义学院一直鼓励教师处理好思政课教学中“普遍原理”与“生动道理”之间的关系,教学追求内容为王,形式出彩,积极探索富有实效性的教学形式方法,先后推动了专题为3.5世界咖啡辩论赛等活动形式,以及民间口述史等资深特色实践项目。此次课堂实践教学是杨桂侠教授继“课堂情景剧”之后的又一次尝试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