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一大早,“南纬e家亲”微信矩阵群就“叮叮咚咚”响个不停:
“今天哪位领导在啊?”
“您好,有什么事吗?我是咱们南纬路社区的小王。”
“我家老人的身份证一直没换,换的话据说要到派出所,老人出不了门,怎么办?”
“没事。我们来联系派出所民警上您家服务。”
“那太好了,谢谢啦!”
这是石家庄市井陉矿区矿市街道南纬路社区的微信群在为社区群众服务。
矿市街道位于井陉矿区城区中心,下辖南纬路社区等8个社区2万多名居民。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以创建平安社区为载体,探索建立“走亲”工作机制,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效果。目前,街道共划分“认亲网格”58个,组织58名社区干部与7100余户居民结对认亲。积极建立“梳理汇总——责任分流——分类解决——社区答复”的“帮亲”机制,合理解决群众诉求,最大限度降低矛盾隐患。一年多的时间,已落实解决44个问题,其中街道、社区解决38个,协调驻区单位解决6个,一大批困扰社区居民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在“走亲”工作机制下,南纬路社区听民意、访民情、解民忧,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矛盾纠纷排查率、登记率、化解率达到“三个百分之百”,群体性上访事件同比下降64%;刑事治安案件实现“双下降”,连续多年未发生“民转刑”案件,98%的楼院成功创建“零发案”小区。该社区去年被评为省级社区文化家园、“六无”考核先进社区等荣誉称号。
“其实,在我们矿区,由于对标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推行‘一中心(综治中心)两对接(党建对接、职能对接)三同步(自治、法治、德治建设三同步)四共享(人员共享、资源共享、服务共享、信息共享)’的矿区村级综合治理新模式,我们的每一个乡村、社区都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海平向记者介绍说。
贾庄社区有着千年历史文化,属井陉矿区最大的农村社区。近年来,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始终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探索创造了“1+3”(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2015年,该社区被评定为省级“美丽乡村旅游精品示范村”、省级“三有两突出基层示范组织”, 2018年被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荣誉称号。
2017年7月成立的乡贤理事会,是贾庄社区自治的“新发明”。理事会共有乡贤10人,他们中有企业负责人,有文艺积极分子,有退休干部,有法律工作者……大家发挥各自不同的特长,积极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为邻里之间化解矛盾,反映群众热点难点,为增进干群关系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利用闲置农家院开辟“民贤荟萃斋”、建立“善行功德榜”、建设“孝道文化墙”,把村里名人故事、名人字画汇聚于此,把优秀青年的事迹集中展示,增强居民自豪感和认同感,这是贾庄社区德治的“老传统”。在崇德向善的精神感召下,社区先后涌现了“河北好人”苏彦军、“省见义勇为模范”毕志勇、“拾金不昧好少年”张凯新、见义勇为模范团体等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
现如今,“一二三四”矿区村级综合治理新模式已然成形,区、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在石家庄全市率先实现全覆盖,“雪亮工程”平台配套项目如期完成,“三零”创建活动成效显著,全年无重大、群体性矛盾纠纷事件发生,无重大刑事命案、火灾事故、交通和安全生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