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农村交通安全 “最后一公里”
大城县乡镇交警中队建设完成率达150%
建在村口的“交通安全劝导站”
网易廊坊讯(庞永利 焦国远 刘杰)“现在村子里几乎家家都有汽车了,还有农用车、电动车,如果交通意识薄弱,就存在着巨大安全隐患。我们村口的‘交通安全劝导站’就是要扎紧这个口子。”6月5日上午,河北省大城县南兆扶镇中兆扶村两名村代表在村口“交通安全劝导站”义务执勤,拦住开车路过的乡亲,进行查验,并递上交通安全宣传单。
“两站两员”护佑村口交通安全
这个“交通安全劝导站”设在村口的公路边,往南两公里就是车辆川流不息的省道津保公路。这条公路不仅是中兆扶村的出口,还串联着附近十几个村子,两名交通安全协管员带着红色凉帽、穿着制式交通马甲、手持交通警示牌,一辆小客车开过来,又一辆小轿车开过来,车辆停了下来,他们观察司机有没有饮酒、有没有超载,三乡五里的可能都认识,司机们都很配合。记者走进劝导站,里面配置有办公桌椅、空凋,墙上贴着交通条款。安全协管员本身也是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常积累了法规知识与劝导经验,嘱咐来往的司机注意安全,不要酒后驾车、超员、超载,不要驾驶带病车上路等等,他们需要24小时轮流值班,“为了乡亲们的交通安全,辛苦点儿没啥,这也是我们的职责。”
记者了解到:这是大城县“两站两员”工作的构成部分。在乡镇成立“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与交通管理站,乡镇长任站长,相关人员任交通安全员,建立台帐,进行管理、考核、督导;在重要路段、关口设立“交通安全劝导站”,由村两委成员担任交通安全协管员。南兆扶镇镇长李润泽告诉记者:南兆扶镇是远近闻名的红木家具产业特色镇,全镇一万户五万多人口,驾驶员11000余人,达到每户一辆机动车,加上没有牌照的农用三轮车、电动车,还有每周二带来五六万客流的“红木大集”,交通安全不容忽视。
大城县把“两站两员”建设做为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中共大城县委常委、副县长肖建军表示:各乡镇实行“交通安全委员会”实体化运作,每月召开调度会;县财政列支专项资金150万元,用于农村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并增加农村地区劳务派遣辅警人员60名。目前,镇区级交通安全管理站已全部建设完成;县里投资190余万元在省道沿线村街建设了25个岗亭式高标准劝导站。2019年,大城县将完成全县394个村街的劝导站建设工作,达到农村交通安全示范县的标准。
乡镇交警中队完成率达150%
交管业务在乡镇中队完成
我们平常意识中的交通安全,主要是城镇规划建成区、交通主干道,村街道路管理一直是盲点、弱点。而目前农村机动车的大幅增长及村民交规安全意识淡薄,已成为农村交通安全乃至整个交管工作的重中之重。落实省交管局“建设乡镇交警中队”的指示精神,成为大城县公安交警大队的重点工作。怎么才能实现交警警力全区域覆盖,充分发挥乡镇交警中队的管理职能,真正打通农村交通安全“最后一公里”,是摆在大城县公安交警大队的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队长赵珍华跑遍了全县各个乡镇,与乡镇领导沟通协调,解决中队办公用房、重点布置交管宣传、合理使用警力等问题。他告诉记者:“两站两员”与乡镇交警中队建设务求实效,只有做到公正执法、便民利民,才能真正打通农村交管“放权、管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记者来到旺村镇交警中队,门口的交通宣传牌非常醒目,在道路执法之外,中队设立了交管业务服务台,交通违法建议处理、领取免检合格证、临时号牌等简单的交管业务及微小交通事故处理,附近村民都不用跑县城了。交警中队都成立了宣传组,每天深入村街、企业、学校、集市,面对面教育、大喇叭广播,广为普及交通安全知识。2019年,大城县公安交警大队投资150万元,在全县394个村街刷写墙体标语、安装宣传栏、宣传展板、宣传布标等。
醒目的交管安全宣传牌
自2018年10月至今,大城县公安交警大队在旺村中队、城区中队、治超中队的基础上,新建了南兆扶、里坦、留各庄、权村、臧屯、大尚屯、广安、阜草、北位、经开区、王文11个乡镇交警中队,在达到“每个乡镇一个交警中队”的目标后,考虑人口、交通状况综合情况增建(如留各庄镇由原先里坦、留各庄、权村三个乡镇合并,在该镇设立三个中队),共超额建设5个中队,乡镇交警中队建设完成率达150%,在河北省各县市位居前茅。
“俺村也要建交警中队”
“护学岗”给孩子们一个安全环境
记者一行随后来到东阜村。该村是大城县摩托车配件市场的发源地,是国内两大摩配基地之一,村里常住人口4100人,还有三百家企业,加上务工流动人员,得有上万人在村里生活居住。记者在村委会看到,大门口的八间平房已经重新装修,将作为新建交警中队办公、宿舍用房。村支书田向林告诉记者:“村子里产业多,人口多,村口道路经常发生交通事故。村里还有一所小学、一所私立学校,有4000多孩子,交通问题可不能忽视啊。”
这个村子的交通安全压在大队长赵珍华心上,人口众多,交通状况复杂,如果工作不到位就不仅仅是职责问题了,良心难安啊。这就有了一个新交警中队的谋划,除了维护交通秩序、办理交管业务外,他们还将在村内路口安装信号灯,在学校门口安排“护学岗”、交通安全装置。
自2018年10月至今,大城县“两站两员”、乡镇交警中队建设已初见成效:在机动车每年增长一万辆、未增建主干道的情况下,该县农村交通事故发生率下降了20%以上、交通事故死亡率下降24%,全县交通事故报警量、出警量大幅下降,创廊坊市各县市最低,交通安全形势大有好转。今年5月,廊坊市在大城县组织召开农村交通安全观摩会,肯定、推广该县经验。用心谋划、务求实效,交管工作成功打通农村“最后一公里”,从根源疏导做起,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整体转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