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村村有特色 户户能增收 ▎武强镇农业特色产业有亮点)
今年来,武强镇按照“强产业、促发展”工作思路,加大调整农业特色种植结构步伐,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走“一村一品”模式,直接或间接带动全镇311户贫困户增收,达到了“村村有特色、户户能增收”目标。
金银花 富硒芽 小产业拉动大就业
以马头村金银花种植及“鱼菜共生”扶贫产业项目为示范点,探索成立“菜单式扶贫种植、养殖一体化平台”,辐射带动周边村合理推广种植,实现“村集体统筹,微田园到户”模式(实践证明,每户两个有劳动能力的老人,种半亩金银花很轻松,采摘的金银花村合作社统一收购销售,每年可收入5000元左右,并且金银花寿命为20年左右,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富硒芽苗菜正在试种阶段,第一茬已经长成,长势良好,预计再试验一个月技术达到熟练掌握后,可进行规模种植。
金银花种植↓

富硒芽苗菜↓





色香味俱全
甜黄桃 优花生 合理进行间作种植
河西村采取黄桃花生间作方式发展种植产业150亩(黄桃间距中种植鲁花308),近年来,黄桃加工业快速增长,黄桃的价格一路攀升,在前1至3年内未进入丰产期和封行期,为弥补这一阶段经济收入、提高复种指数、合理利用地力,种植根系发达的花生作物最为合理。本村与邻市果品加工有限公司签订了收购合同,以每斤1.1元回购;花生由回收合作社机械播种、机械收获,并以保护价2元一斤的价格回购。



大冬桃 采摘园 红色旅游拓宽致富路
林东村充分利用本村资源,走红色旅游发展道路,依托现有林东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村西元帅古墓,充分挖掘农业农村的文化和旅游内涵。今年在村西元帅古墓周边,种植黄桃、冬桃240亩采摘园,打造“党建+特色产业+旅游”新型旅游产业形态,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大农民就业增收,促进乡村振兴。


西瓜红 小蜜薯 滴灌浇地显成效
北里谦村百亩红薯种植园区,充分利用本村白土地优势,种植了优质高端高产高效食用型红薯新品种四个(济薯26、西瓜红、容九、蜜薯),采用滴灌形式浇地,亩产量4000公斤,亩利润在4000元左右。




中药材 黄蜀葵 合作社经营有销路
民建村信嘉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黄蜀葵120亩,黄蜀葵属于中药材,其特点是抗旱、易管理、收获周期短(5月份种植,8月份—10月份采摘),每亩成本150元左右,可产3500斤,亩均利润3000元左右,实行“专业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苏中药业统一销售。


大高粱 粗管理 联合收割地头结算
永民种植合作社和沃田种植合作社在民兴、民建、何村三村共流转土地2000亩,经济林和生态林约1300亩,种植高粱700亩。高粱种植成本低、粗放管理,全季不用浇水,亩产一千斤以上,并与贵州茅台酒厂签订了协议,设置了保护收购价1.2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