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又一著名演员离世!这种癌症被发现时多是晚期!

0
分享至

(原标题:又一著名演员离世!这种癌症被发现时多是晚期,这几类人高发!张家口人要注意!)

名字或许不熟

但这张脸再熟悉不过了

又一著名演员离世!这种癌症被发现时多是晚期!

据香港媒体报道,由于肝癌细胞扩散到肺部,抢救无效,香港演员李兆基在2日夜里与世长辞,享年69岁。

李兆基曾参演过《古惑仔》《纵横四海》《食神》《扫毒》等影片。由于其出身背景和外形极具草根味道,李兆基在电影中常演恶霸。由于专演恶人,李兆基与黄光亮、成奎安和何家驹三人并列为“香港影圈四大恶人”。目前四人中只有黄光亮还在世。

又一著名演员离世!这种癌症被发现时多是晚期!

不过,李兆基平时为人低调,近年来罹患肝癌、中风后,更是在大众视野里销声匿迹。

李兆基于2018年确诊患上肝癌,香港媒体此前报道称,他曾一度有放弃治疗的打算,不过在亲友鼓励之下最后成功切除肝脏肿瘤,康复进度理想。不过,2日,李兆基终不敌病魔,因肝癌扩散到肺部而去世。

香港导演李力持发布微博确认李兆基辞世的消息,称“感谢基哥为香港影业的奉献,一路走好”。

又一著名演员离世!这种癌症被发现时多是晚期!

据悉,李兆基绰号“高飞”,因被导演林岭东邀请演出电影《监狱风云》,开启其演艺生涯。据香港媒体报道,私下的他为人义气又乐于助人,不少圈中艺人都敬他几分。晚年时李兆基不幸中风,不得不停下手上工作,经济一度陷困境,令人唏嘘。

又一著名演员离世!这种癌症被发现时多是晚期!

▲2018年时的李兆基

据悉

全球每年新诊断肝癌患者约75万

每年有约70万人被肝癌夺去生命

其中

中国的肝癌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

均占到全球一半以上

以下内容所有人都该看看

肝癌大多检查出来都是晚期

现代人生活不规律,枸杞泡酒、喉糖配烟、熬最长的夜、蹦最久的迪……长期这样生活的人,都是肝癌的高危人群!除此之外,有过肝病史的人,比如乙肝、丙肝、肝硬化等病的人,也是肝癌高危人群。

成都三六三医院体部伽玛刀治疗室主任、肿瘤科副主任吴达军医生介绍,肝脏除了表面的包膜,并没有痛觉神经,所以肝癌的早期都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如果出现了肝痛、黄疸等临床症状,一般检查出来都是晚期了。

又一著名演员离世!这种癌症被发现时多是晚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肝癌的高危人群

肝癌的高危人群包括长期吸烟、喝酒、熬夜、抑郁以及有过肝病史的人。

  • 吸烟

很多人知道吸烟会导致肺癌,但是不知道吸烟也会增大患肝癌的几率。早些年发表的两篇IARC(国际癌症研究所)专著中指出:吸烟是肝癌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重度吸烟者,其患肝癌的几率几乎比不吸烟者要高一倍!对于肝癌患者来说,做了手术之后,吸烟亦可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如肝纤维化,肝功能受损,胆汁损伤等。

  • 喝酒

酒精对人体肝脏、肾脏、胃肠等脏器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乙醛。酒精进入人体后,大部分是在肝内代谢,只有2~10%由肾、肺排泄。

人在喝酒后,酒精(乙醇)第一步经乙醇脱氢酶转换成乙醛。乙醛就像家装污染中的甲醛一样,大量饮酒后,人体内会囤积大量的乙醛,它会对许多组织和器官产生毒性作用如造成细胞DNA损伤、致癌等。

又一著名演员离世!这种癌症被发现时多是晚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长期熬夜

长期熬夜导致肝癌的案例主要发生在年轻人身上。医生介绍,在他接收的病人中,最年轻的肝癌患者才24岁左右。

熬夜到癌症只需要四步:轻度疲劳,深度疲劳,重要脏器内部变异,诱发癌变。

这是因为长期熬夜会导致肝脏无法正常的排泄毒素,不能进行自我修复。而且长期熬夜还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

  • 性格内向

这里的性格内向不是指传统意义上那些害羞不爱说话的人,而是指不擅长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出来的人。这类人虽然可能不抽烟也不喝酒,但是长期郁闷会导致肝郁结,肝癌也很容易找上门。

  • 有肝病史的人

有乙肝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等基础性肝病的患者,由于肝功能本身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坏,再加上饮食不规律,抽烟喝酒等习惯,很容易从一般的肝病转化为肝癌。

预防方法

吴医生介绍,肝癌的死亡率之所以那么高,说到底还是对肿瘤的意识不够。

其实,每年的体检是必不可少的,40岁以上的人每年都要做一次体检的项目,主要是血清甲胎蛋白和肝脏的超声检查。作为肝癌的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体检筛查排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

对于患过肝炎、肝硬化的人,每年一次的体检项目必不可少,如果血清甲胎蛋白和肝脏超声检查两个检测中,有一个为阳性的话,三个月到六个月之间需要去医院复查,需要时加做肝脏增强MRI活或增强CT明确,必要时做肝脏占位穿刺活检明确。

对于乙肝病毒感染者,应该及时找专科医生规范治疗,控制乙肝病毒复制,防止肝硬化的发生。大部分患肝癌的三部曲是肝炎 、肝硬化 、肝癌,在每个阶段都需要积极尽早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另外就是一定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管是哪个年龄层的人,都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晚上最好10点钟就睡觉。在饮食上,大家也要忌烟酒,辛辣和发霉的食物,太硬的东西也不要吃。

又一著名演员离世!这种癌症被发现时多是晚期!

又一著名演员离世!这种癌症被发现时多是晚期!

又一著名演员离世!这种癌症被发现时多是晚期!

又一著名演员离世!这种癌症被发现时多是晚期!

又一著名演员离世!这种癌症被发现时多是晚期!

又一著名演员离世!这种癌症被发现时多是晚期!

图据@人民日报

又一著名演员离世!这种癌症被发现时多是晚期!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从打掘金可以看出来,布克是Nba目前唯一能让约基奇害怕得人

从打掘金可以看出来,布克是Nba目前唯一能让约基奇害怕得人

赛车世界杂谈
2023-06-03 10:17:35
比亚迪突然上调车辆保养价格,部分车型涨幅达50%,这是什么情况

比亚迪突然上调车辆保养价格,部分车型涨幅达50%,这是什么情况

胡子哥说社会
2023-06-03 19:31:18
美防长跨越两个座位主动与中国防长握手,外界紧盯中美防长“香会”互动

美防长跨越两个座位主动与中国防长握手,外界紧盯中美防长“香会”互动

环球网资讯
2023-06-03 07:37:36
三连胜!中国女排3-1荷兰女排,主帅蔡斌找到朱婷张常宁最佳替身

三连胜!中国女排3-1荷兰女排,主帅蔡斌找到朱婷张常宁最佳替身

罗掌柜体育
2023-06-03 16:26:52
日本:举国之力要钱给钱,九个月完成光刻机筹备,这次真的稳了?

日本:举国之力要钱给钱,九个月完成光刻机筹备,这次真的稳了?

每时刻史
2023-06-03 15:23:36
印度火车慢是为等人民 国人没资格嘲笑 铁路事故让孙海英老帖火了

印度火车慢是为等人民 国人没资格嘲笑 铁路事故让孙海英老帖火了

全球吃瓜局
2023-06-03 18:19:35
上海交大女博士玩弄多名男性,甩男人就像脱衣服,被称校园苏妲己

上海交大女博士玩弄多名男性,甩男人就像脱衣服,被称校园苏妲己

吴学华看天下
2023-05-26 08:00:53
买美债等于帮忙养美军,美国3高官喊话中国,普京承认中国实力?

买美债等于帮忙养美军,美国3高官喊话中国,普京承认中国实力?

吴欣纯Deborah
2023-06-02 18:24:49
这是我见过最得体的中年男人:发要短、衣不花、裤穿宽,减龄有型

这是我见过最得体的中年男人:发要短、衣不花、裤穿宽,减龄有型

侯佳奇讲故事
2023-06-03 13:16:56
​恭喜孙雯!恭喜高洪波,足协新班子曝光,李玮锋被抓传来新消息

​恭喜孙雯!恭喜高洪波,足协新班子曝光,李玮锋被抓传来新消息

何老师呀
2023-06-03 22:17:31
恐见证世界大战,局势突变:莫斯科遭二战以来最大规模无人机袭击

恐见证世界大战,局势突变:莫斯科遭二战以来最大规模无人机袭击

青青的乡野生活
2023-06-03 09:39:09
郭碧婷带娃逛商场,满背火罐形象邋遢,向佐态度冷淡婚变风波升级

郭碧婷带娃逛商场,满背火罐形象邋遢,向佐态度冷淡婚变风波升级

龙一溪游戏黑洞
2023-06-03 11:22:13
2023年养老金待遇,都按照60%缴纳社保缴纳15年,退休金有多少?

2023年养老金待遇,都按照60%缴纳社保缴纳15年,退休金有多少?

社保小达人
2023-06-02 12:29:19
从车子辗轧2次的情况来看,这位涉事老师没有撒谎。

从车子辗轧2次的情况来看,这位涉事老师没有撒谎。

安歌的运动生活
2023-05-26 23:10:50
普京开始动真格,深夜发动斩首战,高速导弹摧毁数个北约情报中心

普京开始动真格,深夜发动斩首战,高速导弹摧毁数个北约情报中心

秦蓁说
2023-06-02 10:17:49
乌要召开世界峰会,中国收邀请,不到24小时,俄对华送出“礼物”

乌要召开世界峰会,中国收邀请,不到24小时,俄对华送出“礼物”

海纳观察室
2023-06-03 10:26:03
终于撕下遮羞布!美国债务上限暂停实施至2025:开启无限印钞模式

终于撕下遮羞布!美国债务上限暂停实施至2025:开启无限印钞模式

微书财商
2023-06-04 01:58:43
快讯! 俄媒, 36名美西方军事与情报人员在最近的袭击中丧生!

快讯! 俄媒, 36名美西方军事与情报人员在最近的袭击中丧生!

杨小小
2023-06-03 11:53:51
32岁女子称被18岁前男友强迫“一夜四次”致怀孕,男方:她主动的

32岁女子称被18岁前男友强迫“一夜四次”致怀孕,男方:她主动的

历史求知所
2023-05-30 08:00:59
公公和儿媳在路上这一行为,让街坊路人指指点点...

公公和儿媳在路上这一行为,让街坊路人指指点点...

家里那点事儿
2023-06-01 00:32:28
2023-06-04 03:16:49

头条要闻

美总统拜登签署债务上限法案 使其正式生效

头条要闻

美总统拜登签署债务上限法案 使其正式生效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又一励志升班马!业余球队9年杀进英超

娱乐要闻

葛斯齐曝汪小菲失联近状:生病很严重

科技要闻

马化腾说要“收紧队形”,到底啥意思?

汽车要闻

售14.98-18.98万元 新款奕泽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时尚
健康
手机
公开课
军事航空

陈都灵敦煌沙漠主题大片展现东方韵味

做到8件事,血管老化慢一些

手机要闻

苹果WWDC终极爆料:MR设备将搭载M2芯片 单次充电续航约两小时

公开课

40岁广东男子,每晚夜跑6公里,一年后:

军事要闻

美国航母造访挪威 现身“北极挑战”演习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