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扶贫猪’,还要我们自己出200元的运费……”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中山乡群众向市脱贫攻坚专项巡察组反映问题线索。依据巡察组移交问题线索,芒市纪委监委迅速成立核查组,查清了事实,揪出了一名“揩油”的村防疫员,一名当“甩手掌柜”的乡主任科员,一名当“差不多先生”的副乡长。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中山乡兽医站聘用防疫员许加文,连公职人员都不是,然而就是这样一只“小苍蝇”,在购买、发放“扶贫猪”的过程中,不仅“吃”了每头200元的差价,还向群众多收取每头200元的运费。扶贫领域的“蚊蝇腐败”,不仅延缓了全面脱贫攻坚的进程,而且破坏了扶贫工作的严肃性,必须高度重视。
权力不受约束,腐败就总能找到温床。各级政府必须对扶贫领域“蚊蝇腐败”保持高度警惕,必须明确监管责任,加强监管力度,堵塞漏洞,不能给一些人有可乘之机。有关部门在资金发放时,不能一发了之,应该到下面走一走,除了多查查有关项目的账目外,还必须深入基层听听民众的反映,掌握到真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查处,即使一些腐败做得再隐蔽,也会露出马脚。
笔者认为,遏制扶贫领域的腐败问题,还要创新监督方法,经常开展专项巡视巡查,充分发挥巡视巡查利剑的重要作用。严密法网,提高扶贫领域违纪违法成本,减少滋生腐败的空间。同时,对追缴和主动退缴的违纪款物,本该属于群众的要及时准确清退给群众,并做好相关安抚工作,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符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