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产业对于脱贫攻坚意义非同寻常。在扶贫干部的带动下,一些贫困村有了自己的产业,很多贫困户因此脱贫。但随着扶贫干部的更替、离任,加之产业抗风险能力弱等原因,部分地方扶贫产业中途撤走、熄火,难以接续,面临停摆危机。
当前,各地扶贫干部都在积极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找路子、出主意,一些产业发展成效也在逐步显现。然而,随着驻村扶贫干部任期到期,干部轮换变动,部分地方扶贫产业接续发展却面临着诸多困难,一些企业害怕扶贫干部换人后,后续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不稳定,导致再投入的资产打水漂;产业扶贫没有提高扶贫对象的参与程度,也导致了“干部走、产业散”。
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举措。只有产业发展起来了,才能实现持续增收,从而彻底拔掉穷根。贫困地区群众要脱贫致富,关键是靠产业支撑,没有产业支撑,脱贫就是一句空话。但是扶贫产业也不能盲目跟风,不能一哄而上,政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加强信息服务、技术服务、资金服务、营销服务,但是不能大包大揽,最理想的方式是让农民跟着市场走,而不是跟着政府走。
扶贫要扶到底,让贫困群众彻底脱贫。个别地方出现“干部一走产业就散”现象提醒我们,扶贫要提高扶贫对象参与程度,推进其信心和能力建设,完善贫困户与相关企业或政府乃至社会力量的沟通机制,让贫困户发挥主体作用,将扶贫干部的动能和能量转换成贫困户的动能和能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实现让贫困群众真正脱贫的目标,还要靠贫困群众自己的双手来实现。(符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