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省环保院工作人员介绍文具选购中注意防范的质量安全风险。本报记者 张世杰 摄
河北法制网讯 (记者 张世杰 通讯员 何佩芳)“谁知道签字笔笔帽后面的小孔是做什么用的?”“答案就是,因为很多小朋友都有咬笔头的习惯,正规厂家生产的笔帽,为防止误吞卡在喉咙造成窒息,都会在笔帽上开孔,这样气流就可以通过,避免造成窒息危险。”一问一答中,让师生对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问题有了新认识。这是5月31日省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就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问题,与学校师生进行互动时的场景。
为宣传和普及学生用品安全知识,“六一”儿童节前,由省市场监管局组织的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进校园活动来到石家庄市裕东小学。工作人员用普及安全知识的方式,提前为孩子们带来了一份别样的节日礼物。
“如何识别‘三无’玩具呢?”活动现场,几位同学就玩具如何选购,围着省质检院工作人员进行咨询。工作人员告诉孩子们:“《产品质量法》规定,必须有中文厂名、中文厂址、电话、许可证号、产品标志、生产日期、中文产品说明书。如有必要,还须有限定性或提示性说明等内容。通常所说的‘三无’产品,是指无生产日期、无生产厂家、无质量合格证(或生产许可证)的产品。无产品标识或标识不全的玩具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选购玩具时要注意。”
咨询台前,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询问着有关玩具、文具选购方面应注意的问题。省纤检局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儿童服装、小学生校服选购知识,并提示防范质量安全风险。省计量院工作人员为孩子们免费检测眼镜,宣讲了儿童用眼科学常识,提示要正确选择眼镜制配门店。省质检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了学生用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中发现的质量风险点及购买注意事项。省环保院工作人员介绍了文具、童车选购中注意防范的质量安全风险,并作出提示。同学们在展板前纷纷驻足,听专家讲授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知识、风险识别方法。
据统计,工作人员现场发放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1500多份,发放笔、本、跳绳、玩具等文体类用品12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