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块五颜六色的软陶,经沧州市民孟祥荣的一番塑造,就变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孟祥荣对人物表情的拿捏特别到位,只要给她一张照片,她就能捏出入木三分的人像。
最近,记者在孟祥荣的软陶工作室看到,橱柜上摆放着百余个用软陶做成的人像,其中有电影明星,有普通的一家三口,还有公司职员。每一个人物都栩栩如生,一颦一笑很是逼真。孟祥荣说,她从小就对泥塑、面塑感兴趣,没事时就拿一块面团捏着玩儿。上班后的闲暇时间,她专程到天津学习了面塑手艺。因为痴迷面塑,学艺归来后她辞掉工作,一心从事面塑创作,用面团做出各种小动物、人像、饰品等。后来,她发现用软陶材料制作的玩偶色泽鲜艳,烤后不变形,保存时间久,不变色。从此,孟祥荣又迷上软陶雕塑。
想要制作一个比例协调、表情到位的软陶人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孟祥荣说,人的五官是创作的关键部分,需要极大的细心和耐心。孟祥荣的第一个作品是相声演员马三立。为了捏好马三立独特的五官,孟祥荣对着照片仔细研究,仅头部就用了三天时间才完成。
作品成功完成后,很多朋友来找孟祥荣帮忙做软陶人像。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拿来一张爷爷的照片,他说他非常想念去世的爷爷,想做一个爷爷的立体人像,寄托思念之情。孟祥荣被小伙子的孝心感动了,她根据照片仔细观摩,几天后,她将一个戴着帽子的慈祥老人的人像送到小伙子面前。小伙子激动地说:“太像了,简直和爷爷生前一模一样。”
这几天,一位女士要去参加同学聚会,希望孟祥荣通过照片制作出一份特殊的“礼物”。当看到全体同学的软陶人像后,这位女士非常高兴,“每个人物都很像,大家一定都很喜欢,这样的礼物更能代表我对同学们的那份情谊。”
一年多来,孟祥荣做过一家三口的人像作品,做过一个公司28位职员的集体人像,还对着镜子做过自己的人像……孟祥荣说,完成一款软陶作品需要揉泥、造型、塑形和烘烤。每一次捏制的过程也是一次创作和思考的过程,能培养人的文化气质,能让人静下心来。(代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