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医疗讯息】肝脏有了“外援”)
“人工肝”技术又叫做“人工肝支持系统”,是有效的肝功能替代疗法,治疗原理就是将病人的血液通过体外装置循环,祛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并补充人体需要的有益成分后再输回到病人体内,这种方式可暂时替代肝脏的部分功能,为患者赢得更多的生存机会。
近几年,人工肝技术已成为各大型医院抢救危重病人有效的方法,属于肝衰竭治疗领域的前沿技术。哈院肝胆胰外科从去年引入“人工肝”技术至今, 已经挽救了衡水及周边地区100多名重症肝病患者。
医术立科:赢得患者尊重和信赖
走进哈院肝胆胰外科,医生办公室门外的墙上挂着一面面患者送来的锦旗。
这些锦旗的背后,是一个个感人的医患故事。
4月份,饶阳人老金因为重度肝病,已经出现了肝衰竭、肝性脑病,生命垂危,弥留之际甚至留下了遗书。经肝胆胰外科专家会诊治疗,半个月后老金“枯木逢春”病情好转出院。为感谢科室医护人员救命之恩,他亲自送来了锦旗和牌匾。
“若不是他们,我现在可能还受着病痛的折磨,是他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今年已过而立之年的曹女士回忆当初生病的情形,心中满是感激。曹女士患有重症胰腺炎、胆囊结石,来市人民医院之前已经保守治疗了40多天,但病情持续加重,已经出现胸闷、憋喘的症状。入住肝胆胰外科后,考虑到曹女士病情危重,贸然手术存在生命危险,于是利用人工肝技术开展了三次血滤治疗,最终各项指标终于正常并顺利接受了胆结石手术。
故城县的老刘因肝硬化,长期反复肝腹水,每次病发特别难受,肚子肿大得像怀胎10月,吃不好、睡不好。今年4月中旬,肝胆胰外科为老刘进行了自体腹水浓缩回输术,老刘的肝腹水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他十分感激,赠送锦旗,以表谢意。
从这些送锦旗的故事里,可以看出患者及患者家属对肝胆外科诊疗水平的信赖与称赞。
在医学治疗领域,重型肝病、肝衰竭是一道医学难题,病情一旦爆发,在短期内就会迅速发展并危及患者的生命,其死亡率曾高达70%-80%。肝胆胰外科采用先进的技术,通过人工肝治疗技术,使重症肝病患者由之前70%-80%的死亡率,降至30%-40%,一次次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使无数的重型肝病患者得以重生。
人工肝支持系统
不断破题:源于对技术的探知和追求
寻找良方破解疑难病症,是一个科室技术实力和水平的有力体现。在肝胆胰外科,为事业拼搏进取、殚精竭虑;为患者古道热肠、肝胆相照,这是所有人的行为准则,也是他们躬身实践的真实写照。
说起人工肝技术的引进,不得不提学科带头人李恒力教授。
对于肝胆胰外科,李恒力有着特殊的感情,这里凝聚着他毕生的心血。从进入市人民医院开始,他就把根扎在了这里,从医师起步,先后担任肝胆胰外科副主任、主任。
在同事们看来,大家对李恒力的眼光十分佩服。“他决策的事情,当时你可能不赞成,但几年以后就证明是正确的”。同事们这样说他。他担任科主任时,科里工作尽管十分繁忙,但他却将为数不多的人员细化,分为若干学习组,并且引进开展了多项新技术。起初有人以为人员本来就少,这样下来技术骨干合力难以发挥。但是,当科室各项技术成熟、蓬勃开展起来,病人在这里收获了治愈疾病的喜悦的时候,大家才明白了李恒力当初这一决策的深意。
而今,科室以腹腔镜、电子十二指肠镜、胆道镜、微波、射频消融、超声介入、脂肪肝治疗、人工肝、粒子植入、独立的ERCP为代表,建立了完整的肝胆胰脾疾病微创诊疗体系。各类手术均己常规性大量开展,业务范围越来越广,业务量越来越大,科室综合实力在河北省内处于排头兵地位。作为学科带头人,几乎每天,李恒力都要参与科室里的大型手术。即使不主刀,他往手术台前一站,同事们心里也都有了底。
李恒力常说,“站在市人民医院的平台上,不能只寄望于冀东南地区,还要勇争全国领先。”在他的带领下,肝胆胰外科无论是科研、技术、服务,还是管理、人才、文化,均实现了飞越式的大发展。
肝胆胰外科团队开展3D腹腔镜技术
技术解码: 清除肝衰竭毒素让肝脏“复活”
那什么是肝功能衰竭?病情为何如此凶险?肝脏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因其具有合成、解毒、代谢、分泌、生物转化以及免疫防御等功能,故又被称为“化工厂”。当受到多种因素(如病毒、酒精、药物等)引起严重损害时,造成肝细胞大量坏死,导致上述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进而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称之为肝衰竭。临床以极度乏力、食欲下降、腹胀、恶心、呕吐、神志改变等为主要症状,由于病情进展迅速、治疗难度高,医疗费用昂贵,总体预后较差。
“肝脏是人体一个重要的解毒和免疫器官,如果它的功能受影响,毒素不断累积,便会进展至肝衰竭。”李恒力教授说,人工肝系统可以在肝功能受损的时候,帮助人体清除毒素。
人工肝就是人造肝脏吗?人工肝不能简单理解为人造肝。比如人工肾是透析,透析可以大部分替代肾脏的功能,维持肾衰竭病人的正常生活,而肝脏的功能要比肾脏复杂很多,所以人工肝目前还不能做到大部分替代肝脏功能。目前人工肝治疗能起到的作用是清除体内一部分毒素,暂时、部分替代肝脏功能,从而协助治疗高度黄疸、肝衰竭等疾病。有的肝病病人病情不是特别重,通过内科药物治疗和人工肝治疗有可能就能好转,可以避免肝移植。但有的病人病情极其严重,那么人工肝只能作为暂时缓解病情的一个手段,让病人获得更多时间来等待肝移植,避免还没有等到供肝就死亡。
李恒力教授介绍说,“中国是‘肝病大国’,每年仅肝功能衰竭的病例就数量惊人。常规保守治疗重型肝病和肝功能衰竭效果不佳,病死率高,而患者在接受‘人工肝’治疗后,可以普遍延长生存期,部分病情轻的患者甚至能完全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