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前郭县税务局副局长刘爽蕊私车公养问题。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刘爽蕊违规使用本单位公务加油卡,先后8次为其私家车加油,共消费2176元。刘爽蕊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违纪费用予以收缴。
应该说,党中央为了整治“车轮上的腐败”,下足了硬功夫,尤其是取消公车,改发现金补贴,使公车的运行费用明显减少,同时也打破了一些官员的“官本位”思想,上班外出不再公车紧随,如同自己的一般。但从各地整治“四风”典型的通报中却能看出,“车轮上的腐败”减少了,但围绕加油卡做文章的却多了。利用加油卡为私车加油,已成为“公开的秘密”。
防止“私车公养”主要有三道关:一是干部自己,必须加强自律自警,算清楚违纪的成本账,不要因小失大而得不偿失,明明白白用加油卡;二是所在单位,公车每月能用多少油,虽没有具体的数字,但也有一个相对准确的范围,如果超过了上限值,就可以判断“私车公养”行为;三是纪检监察部门,可以通过查看加油站视频,心态居高不下的公车运行费用,依然能看出端倪,找到“私车公养”的线索。
“私车公养”行为,对个人来讲,获利并不多,一次几十、上百元,一年也就几千元,但由此引发处分等问责,就要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对整个地区、一个系统来讲,如果“公养”行为多了,累积起来就是“天文数字”,不可不防。为此,既要三令五申苦口婆心地劝阻,更要加强明查暗访,让顶风违纪之人付出代价。(孙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