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廊坊5月24日讯(王林 陈春丽)近年来,廊坊市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医疗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创新提出“健康廊坊·健康家庭”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健康中国的“廊坊路径”,在政府部门的“资源端”与人民群众的“家庭端”之间架起一座双向沟通的桥梁,让老百姓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廊坊市儿童医院的专家义诊现场
廊坊市儿童医院工作人员指导患者使用“药便利”购药
新生儿科重症病区
5月23日,北京儿童医院集团“青年专家义诊”暨儿科健康扶贫活动“河北行”来到廊坊市儿童医院开展义诊和讲座。参加义诊的专家分别来自河北省儿童医院、西安市儿童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涉及呼吸科、心脏外科、血液肿瘤科、新生儿科等科室。就在此前一天,首都儿科研究所19种保健品在廊坊市儿童医院上架,只要通过设在医院一楼的“药便利”柜机,就可以实现自助购买,非常方便。
河北燕达医院就诊大厅
位于廊坊三河的河北燕达医院自2014年开始,先后与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天坛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北京中医医院等一列优质医疗资源开启合作之路。北京朝阳医院派出13个临床科室的15名专家全线入驻燕达医院进行定期出诊。与此同时,医院又与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妇产科、检验科专家团队和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专家团队开展专科领域合作。北京多家三甲医院优质医疗资源源源不断地植入,令许多原来只能去北京做的高难度手术,现在在廊坊也能做。
近年来,廊坊市卫健委将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非首都功能作为重要任务,秉承“优势互补、互惠双赢、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与京津在医疗服务、信息化建设、妇幼保健、中医药服务、疾病防控、卫生应急、卫生监督等方面建立了全面的合作关系,全市32家一级以上医院与京津61家医院进行合作,特别是廊坊市妇产医院、廊坊市儿童医院于去年10月先后开诊,填补了廊坊公立儿童、妇产专科医院的空白,并构建了以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北京通州区妇幼保健院为“塔尖”,覆盖全区域妇儿诊疗资源的跨区域专科联盟。同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落户廊坊,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与北京宣武医院达成共识,共建医联体,并牵头开展廊坊市卒中专科联盟建设。越来越多的京津先进医疗服务走到了廊坊百姓身边。
为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廊坊市以推进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着力构建分级诊疗制。
香河县人民医院副院长金永刚介绍远程会诊的工作情况
2018年,香河县人民医院与县域内4家乡镇卫生院成立医共体,制定了《章程》,并挂牌运行。医共体内医院签订了《双向转诊合作协议书》,小病慢病进乡卫生院,大病进县医院,构建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配合基层医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
目前,廊坊市所有三级公立医院、20余家二级医院、60余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参与医联体建设,共建立各种模式医联体27个。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684支,其中24支团队被省卫健委授予“优秀家庭医生团队”称号,签约覆盖率达33.51%,超过省目标要求。
为提升基层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廊坊市加大投入力度,各县(市、区)累计投资4.6亿余元,基层卫生机构软硬件水平显著提升。在政策支持下,香河县人民医院在原大内科、大外科的基础上新建了骨科、心肾科、脑外科等12个临床科室和透析、康复、肿瘤、介入等60多个专科,组建了心脑血管院区,产科、儿科和外科系统科室组建了新院区。配合专科建设,医院组建了制剂室,实现了“专科、专病、专家、专药、专用设备”五专到位。开展了260多项新技术新业务,填补了多项市县技术空白。正在紧张建设中的医养结合楼、透析楼不久将投入使用。香河县人民医院走上了“临床科室专科化、专科科室特色化、专科向专院发展”之路。如今,香河域内患者真正享受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医改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