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河北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而无涯研之有趣。5月10日,国际城小学三到六年级师生来到了石家庄市鹿泉区龙山蜡像馆研学基地,开展“行走的课堂”研学活动。
早上七点半,全体师生整装待发,同学们有秩序的依次上车,引吭高歌为前方开路,欢声笑语充盈着整个车厢。经历了一个小时的车程,同学们终于抵达了龙山蜡像馆,开始了期待已久的研学活动。
同学们首先参观的是名人民俗蜡像馆,名人民俗蜡像馆是整个景区的精髓,围绕中国历史文化主题而建设。蜡像取材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远古传说、经典故事、励志成语,有“开天辟地”创世宫、“孝感动天”孝道馆、“一诺千金”诚信阁等6个主题展馆,展现了女娲造人、卧冰求鲤、韩信报恩、梁祝化蝶等经典历史故事。同学们仔细聆听,好奇询问,逐渐沉浸在一个个历史故事当中。孩子们认真凝神望着蜡像的神情,似乎是在脑海中想像着千万年前发生的故事。
孩子们不仅在看中学,还在玩中学,做中学。学生进入民俗匠心体验馆,亲自磨米磨面、转动纺车、推动犁杖,打夯喊号,感受中国数千年流传下来的农耕文明。除此之外,五六年级的同学们还体验了重走长征路的艰辛,疯狂大滑梯的刺激,滑草的畅快。三四年级的同学们也克服了对高空的恐惧,拿出勇气完成了空中拓展活动。
在研学游的最后,国际城小学的师生们一起欣赏了情景剧《二小放牛郎》,生动再现太行儿女不畏牺牲,无私奉献的崇高革命精神,学生们重温了伟大历史,加深了对家乡祖国的热爱。
在研学游活动中,每个孩子都自觉的维护园区环境。就餐时,自觉的将产生的垃圾收集起来,学生们在游园的同时,既感受到了做人的修养,也在践行着国际城小学的“求理于心 至善于行”的校训,展示了国小未来学生“社会主人翁”的风采。
知识不仅局限于书本,实践出真知,校园外的社会人文知识亦津津有味。通过这次活动让同学们更深一步的了解了民俗名人文化,领略到家乡的历史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