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远近闻名的献血村,景和镇曾家务村这两天又迎来了一件大喜事。村里的大学生牛玲玲要出嫁了,她主动拒绝了男方的彩礼,以“零彩礼”出嫁,成为了全镇移风易俗工作的好典型。
牛玲玲从小就比较懂事,学习上也很上进,是个让父母省心的姑娘。毕业后,成为一名幼儿教师,在沧州市工作。玲玲与对象陈涵是自由恋爱,但二者的缘分却很深。陈涵是献县韩村人,却自幼在景和西崔村的姥姥家长大。从小学到中学,牛玲玲与陈涵便是同学,这也成为了两人恋爱的基础。
恋爱关系确定后,二人情感上相互依赖、工作上互相帮助,对未来的日子有了更为明确的规划。到谈婚论嫁阶段,玲玲主动提出零彩礼,让双方父母感到欣慰。正如玲玲所言:我们两个人都有工作,日常生活没有什么压力,没必要因为彩礼给双发家庭带来负担。只要两个人好,生活就有了奔头。
孩子懂事,父母也非常理解和支持。玲玲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说出的道理也更实在。玲玲的父亲牛庆国谈到孩子的婚事满心欢喜,“作为一名党员,推动移风易俗是分内的事,有必要给村民带个好头。”
村党支部书记郭兴旺说:“这几年,在镇党委、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发挥积极示范带头作用,我村移风易俗工作推进顺利,得到了很好的效果。村里形成了完善的红白理事会制度和村规民约,红白事均有红白理事会操办,有专人负责管理,严格控制开销,减少铺张浪费,为百姓生活减压,让移风易俗成为时尚。”
得知牛玲玲、陈涵这对小夫妻“零彩礼”办婚事,景和镇党委、政府也专程送去新婚礼物和祝福,肯定了他们的做法,鼓励他们用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用双手来开创美好未来。
为认真贯彻河间市委、市政府关于移风易俗工作的有关要求,弘扬时代新风,景和镇开展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切实推进乡风文明,倡导社会新风尚。
一、深入走访调研,制订实施方案。
以片为单位,将全镇分为四个片区,分别成立移风易俗专题调研小组,对全镇29个行政村进行深入调研,通过入户走访、座谈,充分了解各村婚丧嫁娶和民风民俗情况,以及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对全镇各村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在进行深入调研并摸清情况后,景和镇组织召开了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研讨会,镇班子成员、各村党支部书记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如何推进全镇移风易俗工作。在调研和座谈的基础上,结合全镇实际,研究制订了《景和镇移风易俗工作的实施方案》。
二、抓制度完善,推进工作规范化。
对29个村村规民约进行修订完善,删减倡议性内容,新增移风易俗、孝老爱亲、邻里互助、社会治安、环境卫生等相关内容,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村规民约,遏制农村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盲目攀比的风气,杜绝巧立名目收礼敛财、天价彩礼等增加群众负担的行为,打击邪教迷信、打牌赌博等影响社会稳定的活动,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理念,弘扬勤劳节俭的优良传统。
三、抓宣传引导,提高群众知晓度。
全镇29个村覆盖式发放《河间市移风易俗倡议书》,公示各村移风易俗领导小组名单、红白理事会名单、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在各村主要街道悬挂移风易俗宣传标语,利用各村LED电子屏幕、大喇叭广播宣传移风易俗典型案例,引导群众自觉抵制“天价”彩礼、奢侈浪费等行为,引导群众树立“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文明理念。
四、抓村民自治,健全“一约四会”。
在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并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村规民约,达到有机构、有章程、有记录(红白事账目清单)、有实效;明确限定红白喜事操办范畴、收送礼金范围,规定操办、随礼金额及席数上限;对超标准、超规模操办红白喜事,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的,在全村进行曝光,并进行批评教育,发动群众参与评议,并制定规范的办事流程、活动章程、制度标准。截至目前,全镇29个村全部成立红白理事会并完善相关制度,并上墙公布。村里红白事严格按照制度执行,村纪检委员全程监督,红事花费大大减少,白事也从以前的四五万降到一两万,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五、抓典型示范,带头倡导移风易俗。
引导村干部、党员代表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从自家做起,主动引导好子女亲属、朋友和周围群众,及时劝阻、制止各种陈规陋习和违法乱纪行为,树立起标杆和向导,带头宣传倡导移风易俗,带头文明节俭办婚丧事。实行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报告制度,党员干部婚丧行为要主动向所在党组织报告,严控宴请范围和酒席规模标准,严禁大操大办、严禁收受亲属以外人员的礼品礼金。对违反规定的党员干部,按有关规定处理。同时,充分挖掘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利用善行功德榜、村民议事会等民主形式广泛开展“家风家训”“文明家庭”“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通过各种方式宣扬移风易俗典型事迹和先进人物,让群众在移风易俗的良好氛围中,自觉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自活动开展以来,景和镇共涌现出低彩礼6例,零彩礼婚礼3例。小皮屯村张兆千,小女儿出嫁没有索要彩礼,经询问三个女儿出嫁都未曾要彩礼,在周边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曾家务村牛建申当兵转业后,经介绍认识赵慧美,在移风易俗工作的影响下,在村“两委”干部的引导下,两人2019年1月份零彩礼结婚。机关干部示范带动,张天宇计划今年结婚,看到移风易俗给社会家庭带来的良好影响,尤其是给男方减轻了经济压力,决定不要男方彩礼。
移风易俗工作是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景和镇努力做好这项工作,持续抓好制度建设,抓好典型带动,同时不断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倡导移风易俗,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提高移风易俗工作能力,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助力乡村振兴。
束城零彩礼新人自己创事业
5月8日,束城镇一家洗车店正式开业,新店开张并不特殊,特殊的是这家店的主人是一对90后“零彩礼”新人。男主人李加坤1994年出生,是束城镇管德庄村人。李加坤自小就是个聪明懂事的孩子,18岁到天津闯荡,在一家奔驰4S点里从事汽车美容工作。由于李加坤聪明勤奋,没两年就从学徒工成了熟练工,手下带有四个学徒。女主人是1997年出生的郭乐。李加坤和郭乐相识于天津,恋爱四年。
四年的恋爱结成正果,两人决定今年结婚。李加坤和郭乐携手回到老家和双方父母商量婚事。村干部听说后主动找到两位新人,向其宣传本市移风易俗工作,提倡俩人婚事简办。原本从农村走出来的这对新人因对身边普遍存在的高价彩礼颇为反感,两人听到村干部和红白理事会的移风易俗倡议,看到村里张贴的和红白理事会章程,表示非常赞同。两人决定响应政府移风易俗号召,举行零彩礼婚礼,并报名参加了本市的“5.20”集体婚礼,不要彩礼不设酒席。
李加坤的母亲张书仿说,两个孩子和我提到要举办零彩礼婚礼,我心里很高兴,知道自己的儿子和准儿媳懂事,不想增加父母的负担,尤其是自己的准儿媳,更是孝顺懂事,自己是打心底喜欢。
郭乐的父母说,两个孩子响应政府号召要举行“零彩礼”婚礼,自己支持他们年轻人的做法。我们只有乐乐这一个女儿,相比车子、房子、高额彩礼,我们更看重两个人的感情,和未来女婿的人品。
“结婚不在于彩礼的多少,也不在于排场的大小。两个人有共同的目标,能共同打拼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才是最重要的。”郭乐说。郭乐笃信“不要车不要房,自己的事业自己创”。5月8日两人用自己在外打工的积蓄在束城镇经营的洗车店正式开业。
束城镇党委书记尹顺江:这两位新人“零彩礼”结婚为大家带了个好头,号召束城的广大青年要向他们学习,倡导移风易俗,“零彩礼”结婚,靠自己的双手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