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保定讯 编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民间传统手工制作的匠心凝聚,它不仅凝聚了历史与时间,也凝聚了文化与情意,而这些小小的绳结,实际上蕴藏了手工匠人们的无限心血,今天,带您了解一位年轻女性,她专门教人如何结绳编织,传承绳结编织工艺,并入选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走进涿州市槐林西街,有一家手工绳艺工作室,店面不大,梦想不远......正在进行手工结绳编织的人叫于长娟,别人都叫她老于或是于姐,三十出头的她是个手工编织达人,编绳就是她每天的日常工作。
于长娟说,从小她就喜欢帮妈妈打扣结绳,一直热爱手工制作,结绳这样的手工制作,需要极强的耐心,而对于快节奏的现代人来说,很难静下心来做点手工,如果没有兴趣爱好,恐怕坚持不下来。十年前,她的一腔热血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凭着对手工的热爱,她一手创办自己的工作室,把自己对手工编织的理解与感悟融入到作品当中,像时下流行的红绳加转运珠手绳,本命年生肖手绳,没事的时候她都会多编出一些来,摆在柜台里,琳琅满目。
据于长娟介绍,她编织的这款绳子叫九乘迦叶金刚绳,编织过程非常复杂,主绳需要10到20根绳去编织,大约三天时间完成,整个过程足以让人眼花缭乱。同时,每根绳子的颜色都不一样,各种寓意也不同,可以根据人的五行命理进行搭配。在编织的过程中再配以转运珠,中间点缀各种颜色的小圈进行装饰,一件造型精致,寓意美好的作品就诞生了。
在每件华丽作品的背后,于长娟都默默地付出了大量艰辛。十多年的职业生涯,在她手上留下了好多老茧,这些老茧也见证了她职业的成长历程。
于长娟说,她之前从事过不少行业,但一直偏爱手工编织,凭着这份偏爱与执着,她毅然辞职,靠手艺开始创业。现在在她手下编织出的绳结,不下成千上百个款式,因为她的作品没有套路可循,很多时候都是以珠宝玉石的造型为基础,个性创作而成。现在,她的最大心愿就是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在于长娟带动下,身边不少姐妹加入到了手工编绳的队伍中。有许多爱好者与她一道,共同学习这一技艺,并不断发扬、创新。
现在,很多东西都已经机械化生产了,这其中也包括编绳,但她觉得这是没有灵魂的,手工制作,有制作者对它的情感的赋予。接下来她会开设手工编绳的课程,让更多绳艺爱好者能够学习这门传统文化,希望爱好者们能够把这个传统文化传给下一代。
用绳线变化出来无限的造型,这一件件小饰物饱含指尖赋予它的温度、编绳者的巧思妙想和殷切心意,更代表一种民族文化。只有一代代人的偏执与热爱,一辈辈人地坚持与弘扬,才可以使这项传统手工技艺不断传承。(杨华 邢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