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保定讯 近日,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妇科成功救治了一名异位妊娠术中大出血孕妇。
32岁的女子王晶(化名)有过三次怀孕经历,但都没保住胎儿。今年初,她的再次怀孕让家人既兴奋又紧张,全家对她格外照顾,唯恐发生意外。可到第13周孕检时发现,胚胎已停止生长。无奈之下选择在当地医院接受药物引产+钳刮手术。
在术中,医生发现探及的胚胎组织与子宫壁紧密粘连,且子宫收缩差,这给手术增加了很大难度!而更没想到的是,在手术开始不久,患者阴道突然出现大出血,15分钟内出血量达1500ml。由于医疗条件所致,当地医生立即停止手术,一边为患者快速输血,一边拨通了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妇科主任李英惠的电话。
下午17点,刚刚结束医院月度质控会议的李主任在电话中简短的询问了病情,考虑患者阴道出血量大,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她在电话中指导手术医生紧急给予球囊压迫止血,并建议联系救护车迅速将患者转到第一中心医院。就此,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接力战拉开了序幕。放下电话,李主任立即与手术室、麻醉科、超声科、输血科等相关科室取得联系,提前做好术前的各项准备。
18点,呼啸的救护车将身上插满多条管路的王晶送进一中心医院妇科时,她已是意识模糊,处于失血性休克状态,阴道仍有大量活动性出血。李主任向家属确认患者无剖宫产史后排除了“瘢痕妊娠”的可能,初步断定病情属于在妇科发病率很低、危险性很高的“宫颈妊娠”。
王晶的宫颈桶状增粗,宫腔近宫颈处及宫颈部大量积血,凝血功能高度异常,种种迹象表明,由于出血量比较大,王晶的病情已进展到妇产科致死率极高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李主任立即命令抢救人员分头行动: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启动绿色通道、完善相关检查、通知输血科备血、手术室做好剖腹探查准备……
30分钟后,王晶已被安置在手术台上。麻醉科医生将各种抢救设备推到手术间,等待手术开始。剖腹探查的结果再次证实了医生的判断,手术视野下,王晶的子宫体收缩的像一块木头,被清除胚胎后的宫颈壁膨胀绵软,像泄了气的气球。此时,如果切除子宫,手术既无风险又能有效止血,但对患者来说,切除子宫就意味着将一辈子承受没有孩子的痛苦煎熬。而要想保住子宫,目前唯一可行的手段是填塞纱布止血,而医生们要面临患者随时可能发生再出血的风险。“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宁愿承担风险,也要为患者全力保住子宫,我去找家属谈,有了问题我来担!”李主任坚定地说。
经过医护人员紧张激烈地施救,2个小时后,手术终于在惊险中完成!随后,王晶被转入重症医学科继续接受抗休克治疗。参加救治医护人员这才暂时松了一口气,坐下来吃早已没有热气的晚饭。
接下来,李主任和主管医生李雪每天到重症监护室查看王晶的病情,直到第三天取出了王晶宫腔内的纱布,她们悬着的心才放下来,这场惊心动魄的子宫保卫战最终赢得了胜利!(郑红 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