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我省全面实现奶业振兴
2018年6月12日,君乐宝乳业集团君源奶粉工厂理化检测室内,检验工程师正在检测奶粉的理化指标。 记者 赵海江 摄
本报记者 宗苗淼
日前,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北省奶业振兴规划纲要(2019—2025年)》,《规划纲要》(简称)提出,到2025年,全面实现奶业振兴,在全国率先实现奶业现代化,奶源基地、乳品加工、乳品品质、乳品品牌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生鲜乳总产量力争达到1000万吨。4月25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政策吹风会,就《规划纲要》进行了解读。
培育全球前五的婴幼儿乳粉企业
按照《规划纲要》,到2022年,奶牛存栏164万头,泌乳牛平均单产8.5吨,生鲜乳总产量595万吨;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乳品集团达到3家,其中300亿元以上的1家,进入全国前3名、全球前20强;乳制品产量达到500万吨,婴幼儿乳粉产量达到20万吨。
到2025年,生鲜乳总产量力争达到1000万吨。乳制品产量力争达到760万吨,乳制品产品结构完善、品类齐全,生鲜乳和乳制品质量安全达到美国等发达国家标准,婴幼儿乳粉达到欧盟标准。打造出一批获得国内、国际乳品大奖的品牌,培育1家销售收入全球排名前5位、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的婴幼儿乳粉龙头企业。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飚介绍,制定规划纲要的目的是对标国际先进,把建设世界一流奶源基地、世界一流乳品加工企业、世界一流乳品品质、世界一流乳品品牌作为发展目标,力争经过7年努力,使奶牛养殖水平、乳制品生产水平、乳制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知名品牌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确定这样的目标,标准是比较高的,难度也是比较大的,但经过努力,我们完全可以实现。”刘飚说,河北是奶业主产省,在民族奶业振兴中担负着重要职责。
我省奶业发展基础雄厚优势明显
按照《规划纲要》,2022年,河北将在全国率先建成奶业振兴示范省。
省农业农村厅畜牧业处副处长谢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河北是全国重要的奶源生产和乳品加工大省,君乐宝作为全国唯一通过国际权威BRC、IFS认证的乳品企业,婴幼儿乳粉率先在香港、澳门销售。2016中国奶业20强(D20)峰会暨奶业振兴大会在河北召开。河北奶业发展已开启新征程。
据了解,我省地处北纬36°至42°之间,属于国际公认的黄金奶源带,气候条件适宜奶牛养殖,饲草饲料资源充足丰富,奶业发展基础雄厚、优势明显。2018年,全省奶牛存栏115万头,生鲜乳产量391万吨,均居全国第三位;乳制品加工企业43家,年产量365万吨,位居全国第一位,婴幼儿乳粉产量增速全国第一;生鲜乳质量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标准。
在高质量发展方面补齐短板
《规划纲要》提出了奶源基地世界一流、乳品加工企业世界一流、乳品品质世界一流、乳品品牌世界一流四方面标志性目标,河北奶业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将怎样补齐短板?
省奶源办公室主任樊文科表示,我省每公斤生鲜乳成本比发达国家高0.5元~0.8元。单产水平低,我省泌乳牛平均单产7.3吨,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3吨,但仍比发达国家低2.1吨,差距较大。同时,管理比较粗放,智能化奶牛场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
乳品企业和乳品品牌市场影响力待增强。“我省乳品加工企业年销售收入300亿元,仅相当于全球第一雀巢公司的1/5。”樊文科表示,君乐宝作为本土最大的乳品加工企业,2018年销售收入130亿元,约占全球第20名安格普公司的1/3。在全国乳品品牌市场知名度调查中,我省只有君乐宝进入前20强,排名第11位。
乳制品高端产品少。发达国家巴氏杀菌乳消费占98%以上,我省不足5%;世界年人均奶酪、黄油消费2.6公斤,我省仅为0.1公斤。
健全乳企与奶农利益联结机制
我省只有婴幼儿乳粉和少数高端乳制品生产企业自建奶牛场,多数乳品加工企业与奶牛养殖场之间为合同收购关系,乳品加工企业主导收购价格,奶牛养殖场缺乏话语权,限收、拒收和倒奶现象时有发生,生鲜乳收购秩序不规范,奶业发展不稳定。
发达国家奶业主要有三种组织形式,一是奶农合作社联合兴办乳品加工企业,二是奶农通过合作社入股乳品加工企业,三是奶牛养殖场自主兴办小型特色乳品加工企业。发达国家奶业主要组织形式,都形成了养殖与加工互为依存、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
按照稳定养殖预期,稳定养殖收益,稳定供销关系的原则,我省近年来加快构建乳品加工企业与奶牛养殖户的利益联结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