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保定讯 近日,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介入治疗室成功为一名慢性缺血性肠病患者开通肠系膜上动脉闭塞。目前,这位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腹痛、便秘的症状基本消失,现已安全出院。
74岁的陈阿姨近两年以来总是感觉肚子不舒服,尤其是一吃完饭,上腹部就隐隐作痛,几个小时之后,痛感才逐渐缓解,陈阿姨开始以为自己吃坏了东西。不久,陈阿姨又出现便秘,用药也不管用,让她痛苦不堪。陈阿姨在家属的陪同下到医院就诊,腹部增强CT结果显示:主肠系膜上动脉闭塞,诊断为慢性缺血性肠病。就诊医院的医生给予扩张肠道血管平滑肌等治疗措施后,陈阿姨症状稍有好转。可是,饭后腹痛、便秘的症状时有发作。
“医生,我一吃完饭肚子就疼,还便秘,什么都不敢吃,生活一点乐趣都没有。” 在介入治疗室的专家门诊,陈阿姨对着刘丙木主任哭诉。刘主任综合检查结果判断,陈阿姨患的是慢性缺血性肠病,治疗的有效办法是开通肠系膜上动脉闭塞。但陈阿姨的血管条件极差,而且患者基础病多,血管闭塞时间长,开通的希望较小。但看着陈阿姨痛苦的神情,刘主任决定,还是应该为了患者而努力一次。
术前,刘丙木主任带领团队对陈阿姨病情进行评估,最后制订出以双向入路,一路是常规入路,一路是通过侧支血管,逆向入路,二路并进,互相协同的方案进行手术。历经5个小时,最终为患者开通了闭塞的血管。术后,陈阿姨没有再出现发热、腹痛等症状,一周后安全出院。几天后,陈阿姨兴奋地给刘主任打电话说“现在我什么都能吃了,一点症状也没有了,真的太谢谢你们了。”
据刘丙木介绍,老年人缺血性肠病的发病率很高,许多患者由于得不到早期的诊断,失去了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机,像陈阿姨这种情况,辗转于多家医院就诊,到最后确诊花费了近两年的时间。来到我院接受治疗时,肠系膜上动脉已完全闭塞,造影过程中根本看不出其出口位置所在,给介入手术带来极大困难。双向入路,提高了手术成功的几率,成为治疗慢性缺血性肠病患者的有效方法。(樊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