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光籍89岁老兵柴瑞轩,日前终于在淮海战役纪念馆的英名墙上找到了哥哥柴彦轩的名字——
穿越70年的“见面”
“哥哥呀!我来看你了,你的侄子侄女们都来了,你安息吧!当年我们一起参加战斗,而你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英勇牺牲了,70年了,弟弟我一直在想念着你……”
3月底的一天,位于江苏省徐州市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围廊里肃穆静谧。
沿着烈士英名墙走过,对于一名老兵来说,这些名字都是曾经浴血奋战的战友,都是一个个英勇无畏的鲜活生命。一位耄耋老人步履蹒跚,默默地寻找着哥哥的名字。“柴彦轩!”老人用颤抖的手来回抚摸着哥哥的名字,再也控制不住感情,流下了灼热的泪水。
这位老人是淮海战役烈士柴彦轩的弟弟柴瑞轩,今年89岁,祖籍东光,退休于安徽省池州干休所。
70年时光荏苒,光阴流转。谁曾想过,一次转身,竟是生离死别;谁又料到,一个别离,竟成一世牵挂。
济南战役后哥俩竟永别
昨天晚上,记者联系到柴彦轩、柴瑞轩的侄子柴希龙,他向记者讲述了这背后的故事。
柴彦轩、柴瑞轩兄弟二人是东光县南霞口镇厦子柴村人,先后入伍。哥哥柴彦轩于1949年1月6日在淮海战役何庄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26岁。
1948年9月济南战役时,柴彦轩、柴瑞轩匆匆见了一面就分开了。他们虽然一起参加了淮海战役,但是由于不在一个师,没有机会见面。那一别,竟成了永别。
柴彦轩牺牲后,家人把他的遗体背回了东光并安葬。等到战争结束,柴瑞轩才知道哥哥牺牲了。
哥哥是在什么地点英勇牺牲的?牺牲时又是怎样的情形?这些都成了柴瑞轩老人心中的谜团。数十年来,他一直不曾忘怀兄弟两人共同奋战的峥嵘岁月,也一直没有停止搜寻有关哥哥牺牲的资料。
哥哥牺牲于淮海战役何庄战斗
柴瑞轩老人在2002年曾来过淮海战役纪念馆,由于当时纪念馆老馆没有陈列出柴彦轩的相关资料,他没有解开心中的谜团,就带着遗憾回家了。
不久前,柴瑞轩老人在网上看到淮海战役纪念馆寻找烈士亲人的消息,立刻与纪念馆工作人员取得联系。
随后,柴瑞轩赶到江苏,在淮海战役英烈墙上找到了柴彦轩的名字,一场相隔70年的“见面”终于到来。
柴瑞轩老人参观了纪念馆里柴彦轩烈士的英雄事迹展柜,这才了解了柴彦轩牺牲的详细经过。
在淮海战役的何庄战斗中,时任华野渤海纵队二团二连某排排长的柴彦轩带领全排战士向敌冲杀时英勇牺牲。战后,上级追认柴彦轩为“一等功臣”。
据了解,柴彦轩烈士于1923年出生,没上过学,当民兵时多次与日本鬼子、特务进行斗争,参加了破坏敌人铁路等抗日活动。
由于在斗争中表现突出,他于194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9月,他参加了铁路支队,部队后来改为七师。
柴彦轩到部队后,表现更加突出,曾在山东平述战役中立功。在禹城战斗中,他率领一个班强袭敌人据点,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并缴获敌人捷克轻机枪一挺。
解放战争勋章献给哥哥
站在英烈墙前,柴瑞轩久久凝视着哥哥的名字。这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视,这是他们兄弟俩70年后的“重逢”!
柴瑞轩把挂在胸前的一枚解放战争勋章摘下来献给哥哥。他说:“这枚勋章里也有你的一份荣誉。”
勋章虽小,可是分量很重,它是用生命和鲜血铸造的。
老人在捐献词中写道:“哥哥牺牲了,他没享受到胜利的喜悦,我希望这枚勋章能放在哥哥身边,让哥哥享受他应得的光荣。”
“哥,你离开我们已经70年了。在这70年来,党和国家从没有忘记过你……”值淮海战役胜利70周年之际,柴瑞轩老人给柴彦轩写了一封家书。
柴瑞轩从国家到小家,向哥哥汇报了这几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说:“我们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那些同哥哥一样的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