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有“为人民服务”的木箱、设计巧妙的木质捕鼠器、老式的木工工具……献县杨尧京村的董祥会想给家里珍藏的“宝贝”找个好去处——
家住献县郭庄镇杨尧京村的董祥会家中放着他亲手制作的木箱、松木镜框以及家里老人留传下来的刨子、麻花钻等木工工具。由于家中没有地方存放,他又舍不得丢弃这些“宝贝”。72岁的董祥会想给它们找个“新家”。
记者看到,董祥会家中的这些老物件中,既有大小不一、刻有花纹的精美松木相框,也有写着“为人民服务”的木箱。
这些老物件年代久远,漆面已经斑驳,但存留的漆的颜色依然鲜艳。一个两层的梳妆盒上带有一面镜子,镜子上还有南京长江大桥的图案。
这些老物件中,一个木质的捕鼠器很是显眼。捕鼠器中间的木框上有一根木棍,木棍上拴着绳子,木框下方有一块砖。董祥会的女儿董玉金告诉记者,在捕鼠器下方有一个开口,里面放上食物,可引诱老鼠钻进去。老鼠一进去,开关会自动闭合,将老鼠压在里面。她也不知道这个捕鼠器用了多少年了。
董玉金告诉记者,家中这些老物件大多是用榆木、松木、檀木做成的。除了木质烟簸箩、半人高的木柜外,还有墨斗、麻花钻、刨子等木工工具。有些物件是她父亲制作的,已经用了四五十年。由于家中好几代人都是木匠,有一些木工工具是她爷爷传给父亲的。
闲来无事的时候,董祥会经常细细打量这些陪了他数十年的老物件,给孩子们讲这些老物件的用途。如今,随着时代变迁,这些老物件已经闲置不用,但它们承载着一家人的回忆。董祥会想将这些老物件捐出去,留住那段难以忘怀的时光。
(如果您想收藏这些老物件,请拨打电话13111787388联系本报记者。)(崔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