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石家庄胜利解放72周年。从获鹿县辖下的一个小村庄到“火车拉来的城市”,从“新中国解放第一城”到如今的“国际庄”,70年来,石家庄以傲娇的姿态拔地而起,迅猛发展。正定机场连接各地,高铁火车纵贯南北西东,地铁的建设更是将北国、怀特、南三条等多个商圈连接。在这一系列的城市化进程中,曾经的村庄一一消失,变成林立的高楼,只有休门、振头、槐底等村名依然见证着石家庄发展变迁的历史。
2002年,石家庄正式启动城中村改造;2008年,石家庄市政府下发《省会城市建设三年大变样和2008年迈大步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拉开了以“三年大变样”为目标的城市建设序幕;2016年,石家庄市政府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为石家庄持续多年的城中村改造设置了“大限”;2018年,石家庄市政府发布《关于城中村改造用地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进程……截至目前,石家庄共有101个村列入城中村改造,即将“破茧成蝶”,其中,二环路以内45个,二环路以外56个。
回忆往昔,石家庄的城中村是城市发展中抹不掉的记忆,承载了多少人成长的回忆。现如今,许多城中村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富有现代化气息的“国际庄”。
石家庄头号名村——石家庄村
提起石家庄历史上最有名的村子,当推石家庄村。石家庄村位于新华路南丁字斜街以北、北后街以南、东站前街以西、清真寺街以东这片区域。20世纪初,获鹿是通燕赵、连三晋的货物集散地,素有“日进斗金的旱码头”之称,而石家庄村不过是获鹿县辖下的一个小村庄。
1907年,为了避免在滹沱河上建桥,正太铁路起点由正定改为石家庄,石家庄成为京汉铁路和正太铁路的交汇点,并逐渐成为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地,慢慢取代了获鹿的地位。日渐繁荣的商业、服务业,使石家庄具备了城市的雏形,开始向近代化城市迈进。一百年的时间里,石家庄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百户小村成为现在的河北省省会。
石家庄市最古老的村庄——休门
“休门”在当地方言中读作“休(qiu)门”,为“吉庆之门”之意。休门村地处城市中心区域,是石家庄的发祥地之一;它的历史可追溯到1400年前的隋代。据村民介绍,约于1939年在小沿村东南地内曾出土一块古砖,上刻“大隋大业七年石邑县休门乡赵氏”字样。明嘉靖本《获鹿县志》也记有“休门乡”名。
这里产生了许多个石家庄第一。石家庄第一个厂办学校、第一个私营发电厂、第一个民族纺织企业、第一家电报局、第一所中学、第一座地道桥、第一所市立医院、第一个电台、第一个电影院、第一个足球场、第一张报纸、第一条公用下水道、第一个赛马场、第一个国营百货大楼等等,均诞生于此。
异军突起的怀特商圈——槐底
几十年前,在石家庄流传着一句老话,“金谈固,银白佛,玉石高家营。推煤车,挑砂壶,最数槐底穷。”老石家庄市区最穷的帽子很尴尬地戴在了有着千年历史的槐底村头上。但是如今的槐底早已脱去贫穷的帽子,换上华丽富裕的外衣。
从1994年以来,槐底村进行了大胆改革,先后自投资金16亿元,开发资产面积近60万平方米,吸引了8000多家实力雄厚的社会资本前来投资发展,固定资产原值超40亿元。如今,以怀特大厦、怀特装饰城、怀特国际商城、怀特家居城、怀特花鸟鱼虫城等为主体的一大批知名优势商业项目正逐步成为省会东南部"黄金商圈",年创产值近40亿元,上缴税金3800万元。槐底人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开放包容的胸怀、锲而不舍的毅力,成为了石家庄城中村改造标杆。
赵佗先人墓的所在地——赵陵铺
赵陵铺镇是西汉南越王赵佗先人之乡。公元前204年,赵佗创立了南越国;汉文帝时,赵佗主动撤帝号,与汉修好,岭南正式列入中国统一的版图;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在今赵一街村东南修建赵佗先人墓,并派人守卫,渐成村落。后因真定通往获鹿、井陉的驿道从此经过,设立驿站,故称赵陵铺。经过的近些年的拆迁改造,如今的赵林铺已到处高楼林立。中华大街纵贯南北,赵佗路、赵陵路、古城西路横跨东西,交通十分便利。
赵陵铺镇位于石家庄市西北部,自古就有“烟雾苍茫锁赵陵”之说,目前是石家庄市水源重点保护区,全镇绿水环绕,景色宜人,环境优美。加之近些年交通的大力发展和正定新区的建设,赵陵铺这一历史文化深厚的传统古镇,也必将在新时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城中村改造的开展,石家庄的这些村庄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为城市带来了更多发展的可能。拆掉的是一片片破旧的房子,拆不掉的却是老房子承载着的人们的梦想。拆迁,是为了更好地建设,一排排全新的建筑拔地而起,旧城焕新颜,石家庄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勾勒出“国际庄”未来更美的蓝图。
(文:石家庄那些事儿、河北发布、网易河北综合 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