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在由中国宏泰发展和《财经》杂志联合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宏泰-财经主题早餐会”上,中国保利集团董事长徐念沙、远东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蒋锡培、达索系统首席执行官夏伯纳、强生(中国)董事会主席宋为群、SK集团全球成长委员会高级副总裁崔濬、霍尼韦尔中国区总裁余锋、日本邮船株式会社中国总代表高泉宏康、CJ Logistics总裁鱼在爀等国内外各界知名企业家、金融投资者和学者30余人汇聚一堂,围绕“高质量发展重塑产业新格局”这一主题,共同探讨推动产业健康、高效、融合发展的方法与路径。
中国宏泰发展董事局主席王建军向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在致辞中他表示,中国宏泰发展成立20余年,致力于产业构建、园区运营和基础设施投资,并不断探索区域开发PPP模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目前已在全国投资建设10余个产业市镇园区,其中河北廊坊龙河高新区已引进富智康、中国建筑、普洛斯、中建材、中核、红星美凯龙等世界500强、央企国企及知名民企300余个,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400多亿元,在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社会发展上实现了“双丰收”。未来,中国宏泰发展将更加注重高层次人才引进,用资本杠杆撬动全球优势产业资源落地相关园区,同时愿与各界朋友在投资、产业、金融、品牌等方面沟通交流,优势互补,共拓市场,实现双赢。
创新区域发展模式 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
中国宏泰发展执行董事、执行总裁杨允表示,产业市镇是以产业构建和城市建设为先导支撑,以城市运营和社会促进为可持续发展手段的一种新型区域发展模型。中国宏泰发展创新区域综合发展模式,表现在以市场为主导、公共服务为导向、产业思维和长效财政,以促进区域发展综合价值为使命,坚持以“生态-文化-社会-经济价值”的综合提升为核心,导入符合区域特征的产业与城镇公共服务,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确保区域发展永续动力。
深化政企合作模式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杨允从四方面分享了与政府合作开发区域的经验:第一是规划服务。为区域发展做好顶层设计,包括高瞻远瞩的战略规划、精准科学的产业规划和产城融合的空间规划。第二是投资建设。中国宏泰发展投资搭建生产性服务平台,解决政府的负债问题。第三是产业构建。搭建一系列生态服务平台,解决区域的产业构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是园区运营和管理工作。与政府制定对园区内的财政收入、GDP、民生、就业、生态负责的激励机制,不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投资环境、营商环境和服务水平。
完善产业构建体系 探索国际化发展路径
为有效完成产业构建,发挥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国宏泰发展依托招商中心、资源中心、数据中心、并购中心和产业研究院等一系列平台,完成区域产业构建,同时用国际资本杠杆撬动全球资源,推动国际化合作、产业招商。
最后他表示,中国宏泰发展将不断探索区域发展路径,用创新方式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念沙表示,园区建设要科学规划、进行平台化合作,产业创新尤其是在高科技发展方面,需要建立在法治经济的加强和具有高素质的道德社会基础之上,光靠法治是不够的。我们讨论创新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时候,还需要关注脱贫人员的就业问题。
达索系统首席执行官夏伯纳表示,工业正在进行非常重要的转变,新的产业设计催生了新的生产方式和创新方式,所有的产业层面都是如此,我们必须进行平台的合作。同时,要考虑合理的人才构成使得我们创新得以实现。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认为,中国的产业升级是必然的,因为中国必须告别数量扩张性的资源依赖型增长模式,从这个层面来说,中国总体产业都有升级,但最重要的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制度设计,二是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引领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
远大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跃称,科技创新的难度依然很大,全国真正实现知识产权保护的案例还是很少。现在中国已经有了足够的资本,促进科技创新并不是花多少钱,而是要用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员张燕生指出,“高质量发展重塑产业新格局,核心就是‘四位一体’,即创造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创造“四位一体”的协同发展产业体系,目前仍然较为艰难,需要带动增长动能、制度结构、模式转换等三大变化。总的来说,高质量发展是“慢中出细活”。
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联办财经研究院专家许善达表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增加科技含量,发达国家支持企业研发的力度比我们大,这是推动高科技发展的重要政策,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当中,我国应该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此外,日本欧力士集团大中华区董事长刘国平、国宝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易军、法国电力集团中国区执行副总裁宋旭丹、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杜兰、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秘书长杨再平等嘉宾就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此次分享有内容、有高度,为中国产业格局重塑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