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一种修行,将毕生岁月奉献给一门手艺、一项事业、一种信仰,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付亚荣做到了,一个从大巴山走出来的放牛娃,如今已是采油(气)高级工程师、技术专家、硕士研究生导师。在大山里长大的他,从小就懂得生活的艰辛,对于学习、工作也比同龄人更加的努力刻苦。
1987年,付亚荣中专毕业,开始从事油气田开发工作,至今已在“油海”中摸爬滚打30余年。他将一颗匠心投身到钟爱一生的油气田开发事业中,专注一事,求索其间,极致、严谨、创新。荣获国家、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几十项,发表论文二百余篇;已授权中国发明专利百余项,实用新型专利几十项;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发明创业奖暨当代发明家、全国“讲理想、比贡献”科技创新标兵、杰出工程师奖等多项荣誉。
每一项荣誉的取得都离不开付亚荣的辛苦付出,从事油气田开发工作的他每一天都会碰到不同的问题。“我的工作经验都是从工作现场获得的,只有在现场遇到问题了,才会去想办法解决问题,才能创新。平时工作最怕的就是不到现场,如果怕去现场,不去现场,将永远无法取得创新。”付亚荣说。很多专利技术的取得都是因为他在工作现场碰到了问题,在牢骚、烦恼、无奈中寻找灵感,在工作中不断尝试已经成为了付亚荣的工作习惯。
他创新完善和拓展了稠油流变模型的本构方程,揭示了Ni、V等金属微量元素与黏度的规律,实现了薄深层稠油冷采技术的突破,使薄深层稠油冷采成为行业典范。他率先提出了油层整体固有的量子纠缠特征,描述了隐含着经典油藏理论无法解释的油层间不确定性关联,建立了分层开采的数学模型,发明牙刷状油藏分层开采方法,达到了控水增油的目的。
专业,敬业。付亚荣的目标就是攻克一个个难题,不断创新采油技术。他淡泊名利,30余年用心做一件事情,这种行为来自内心的热爱,源于灵魂的本真,不图名不为利,只是单纯的想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他始终坚持“工匠精神”,走在技术开发的最前列。2018年,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科协授予付亚荣同志“2018年年度最美河科技工作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