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延崇高速松山隧道建设者:“浴水施工”成常态

0
分享至

(原标题:延崇高速松山特长隧道建设者:“浴水施工”成常态)

延崇高速松山特长隧道建设者:“浴水施工”成常态

松山特长隧道施工现场。

穿上雨靴、戴上安全帽、套上雨衣....。.近日,记者来到延崇高速松山特长隧道河北段施工现场,这里每天正常涌水量达18600立方米,“水帘洞”似的隧道使建设者们“浴水施工”成常态。

延崇高速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进入张家口崇礼赛区的公路主通道。延崇高速河北段途经张家口市怀来县、赤城县和崇礼区,由主线、延伸工程和赤城支线三部分组成,全长113.684公里,总投资人民币228.28亿元。工程规模大,崇山峻岭、深沟险壑,穿越两大断裂带和湿限性黄土区域,最大海拔高差近千米,全线桥隧比达56%。

延崇高速松山特长隧道建设者:“浴水施工”成常态

松山特长隧道内涌水。河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供图

松山特长隧道是延崇高速控制性工程之一,全长9200米,隧道洞口位于北京市延庆区松山景区内,出口位于河北省怀来县金家口村附近。北京市和河北省分别承建4600米的建设任务。

由中交一公局集团承建的延崇高速松山特长隧道河北段除隧道进、出口外,另外分别在北京段设1座施工斜井、河北段设2座施工斜井。其中,2号斜井至北京段交界处的1963米掘进任务是整个松山隧道施工中独头反坡掘进最长的掌子面,也是施工难度最大的一个掌子面。

“从去年9月份开始穿越碎石带以来,涌水已经是每天都会发生的常态,唯一的区别就是水量的大小。”中交一公局延崇高速ZT1标项目副书记胡守文告诉记者,隧道里施工人员的衣服随时可能被涌水打湿,这些来自山体的涌水,冰凉且湍急,一天下来一般都需要换三身衣服,冬天也不例外。

“我从事建设工作30多年,像松山隧道这种围岩破碎,裂隙水多发且水量大的情况非常罕见,有时候还会出现水流夹杂泥沙和碎石的泥石流,施工难度可想而知。”松山特长隧道项目经理田存友说。

据现场施工人员介绍,就在今年春节期间,洞内最大一次突泥达到了700多立方米,且突发性极强,相当于30余车次出渣车的作业量。

虽防护到位,但衣服仍被打湿,雨鞋上也沾满泥沙。“辛苦是有一点,但想想今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都能从我们修建的高速公路去奥运会场馆,觉得很骄傲!”参建者郭军说。

隧道自2017年7月15日开工以来,中交一公局集团参建人员每前进一步,都冒着巨大的危险,他们克服围岩情况不稳定、掌子面渗水等困难,严格管控施工工序,推行新型工艺,对工程安全、质量、进度等进行有效监督。

为确保实现2019年底延崇高速主线建成通车的目标,河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成立领导小组进驻延崇高速,吃住在现场,深入控制性工程工地和重点标段,与施工、监理单位共同谋划加快施工进度的良方优策。目前,松山特长隧道河北段左洞全长4613米,完成掘进3266米,完成71%;右洞全长4590米,完成掘进2047米,完成45%。

据了解,为尽可能减少涌水、突泥,该集团利用多功能钻机对掌子面进行超前探孔,对围岩进行预判,提前超前加固及探水泄水,及时调整开挖工法与每循环开挖进尺。

据延崇高速公路筹建处工程科科长韩秀杰介绍,隧道、桥梁BIM的应用,实现了项目建设、管理、运营、维护的可视化、精细化、流程化、标准化、一体化管理。只需在电脑打开BIM系统、轻点鼠标就能看到松山特长隧道的施工状态,传达现场安全质量问题,根据问题优化设计图纸,将施工中的重难点进行“特写”,使得交底主次更明确,表达更清晰,问题解决快、准。

目前,延崇高速正处于施工黄金期,隧道内挖掘机、装载机、湿喷机、出渣车、混凝土运输车来回穿梭,一派繁忙景象。延崇高速是河北省首条全线应用BIM技术的高速公路,项目主线2019年底建成通车对完善河北省高速公路网、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河北男子每月仅用电40度,引起电力公司怀疑偷电,竟强拆他家电表

河北男子每月仅用电40度,引起电力公司怀疑偷电,竟强拆他家电表

律刑道
2023-09-25 13:11:19
男人通病就是离不开老婆!

男人通病就是离不开老婆!

宏宏饼干屋
2023-09-13 12:51:20
有高人预测:不出意外的话,2024年可能会发生“三个”重要转变!

有高人预测:不出意外的话,2024年可能会发生“三个”重要转变!

水大叔
2023-09-14 22:16:21
15岁当妓女,22岁成国母,晚年拍全裸写真,用钢管舞征服观众!

15岁当妓女,22岁成国母,晚年拍全裸写真,用钢管舞征服观众!

古今档案
2023-09-22 17:08:49
泽连斯基承诺:马里乌波尔将获得解放

泽连斯基承诺:马里乌波尔将获得解放

桂系007
2023-09-25 03:44:22
华为发布会被遥遥领先刷屏!余承东称mate60正紧急生产,鸿蒙4.0升级用户超6000万

华为发布会被遥遥领先刷屏!余承东称mate60正紧急生产,鸿蒙4.0升级用户超6000万

中国经济周刊
2023-09-25 16:44:28
男孩河床边玩耍发现恐龙脚印 四川古蔺县现世界罕见蜥脚类恐龙幻迹

男孩河床边玩耍发现恐龙脚印 四川古蔺县现世界罕见蜥脚类恐龙幻迹

封面新闻
2023-09-25 08:12:13
为抢iPhone15,多人斗殴

为抢iPhone15,多人斗殴

放毒
2023-09-25 08:12:55
拒留队,再见阿森纳!加薪300万,也不留,阿尔特塔沉默,转曼联

拒留队,再见阿森纳!加薪300万,也不留,阿尔特塔沉默,转曼联

小猫猫爱小鱼干
2023-09-25 02:54:28
中超大结局!冠军降级队确定,海港掉链子仍夺冠,送兄弟队去中甲

中超大结局!冠军降级队确定,海港掉链子仍夺冠,送兄弟队去中甲

体坛春秋
2023-09-24 22:31:40
打破世界纪录!19岁盛李豪拿下男子10米气步枪金牌

打破世界纪录!19岁盛李豪拿下男子10米气步枪金牌

澎湃新闻
2023-09-25 11:58:35
美媒:美国发布对华芯片设限最终规则 10年内不得扩产

美媒:美国发布对华芯片设限最终规则 10年内不得扩产

次元君情感
2023-09-25 06:33:59
华为智能眼镜2发布:18K镀金 支持鸿蒙OS4

华为智能眼镜2发布:18K镀金 支持鸿蒙OS4

快科技
2023-09-25 16:44:39
午睡究竟有什么好处?医生提醒:50岁以后,牢记午睡“两不要”

午睡究竟有什么好处?医生提醒:50岁以后,牢记午睡“两不要”

山东讯息
2023-09-22 15:16:33
1997年,邓公逝世后,华国锋同志作出一个决定,中央:全力支持

1997年,邓公逝世后,华国锋同志作出一个决定,中央:全力支持

燕小姐说历史
2023-09-21 08:54:28
身体出现5种奇怪变化,可能是“胃癌”到来的信号,该做胃镜了

身体出现5种奇怪变化,可能是“胃癌”到来的信号,该做胃镜了

39健康网
2023-09-24 16:00:03
网友评论郭台铭找林志玲当副手:你下贱

网友评论郭台铭找林志玲当副手:你下贱

齐天候
2023-09-03 17:43:56
52岁阿姨新婚之夜,女人问:你还行吗?男子低下头默默不说话

52岁阿姨新婚之夜,女人问:你还行吗?男子低下头默默不说话

男女那点事儿儿
2023-09-22 03:48:44
无缘半决赛 奥运冠军孙一文:我觉得亚运会比奥运会更难打

无缘半决赛 奥运冠军孙一文:我觉得亚运会比奥运会更难打

直播吧
2023-09-24 19:21:05
下周中秋,提醒大家:2礼不回,3亲不走,不是人情淡泊,而是现实

下周中秋,提醒大家:2礼不回,3亲不走,不是人情淡泊,而是现实

神牛
2023-09-24 17:23:51
2023-09-25 17:28:49

头条要闻

机身掉漆、镜头进灰 iPhone 15被指品控翻车 苹果回应

头条要闻

机身掉漆、镜头进灰 iPhone 15被指品控翻车 苹果回应

财经要闻

命悬一线的家乐福 在四年前就做错了选择

体育要闻

陕西信达,重蹈凤铝覆辙?

娱乐要闻

窦骁何超莲被偶遇,勾肩搭背证未婚变

科技要闻

华为推超高端品牌"非凡大师" 刘德华担任品牌大使

汽车要闻

升级8155且有8AT 15万级不会错的7座SUV

态度原创

家居
健康
教育
房产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品味与情感的融合,静谧雅致的美学之“家”

不同人群,适合不同的茶

教育要闻

10月起,高中晚自习将全面取消?教育部门回复让家长松了一口气

房产要闻

10座车站!1号线支线规划方案公示

军事要闻

俄黑海舰队总部大楼被炸 有乌媒称舰队司令身亡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