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平谷区一位居民因雨后路滑摔倒,通过使用救援亭内骨折固定充气夹板、辅料片、酒精棉等物资得到了及时的救助,事后,当事人为了表达感激,亲自送锦旗一副到平谷区红十字会。
2017年通州区金隅花石匠小区,业主李先生的母亲右腿骨折,使用应急救援亭内轮椅一个月,事后送来感谢信。
2018年6月,海淀区香山清琴山庄小区内业主郭大妈外出活动时,不慎摔倒,恰巧遇到应急亭维护人员,现场使用亭内辅料、酒精等进行消毒包扎。
以上真实案例说明了通过应急救援亭的设立及对群众的应急救护培训,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在意外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为群众提供及时有效的现场救护,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使群众在加强安全意识、掌握自救互救本领同时,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为了对公共资源形成有效补充,切实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减少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突发疾病造成的死亡、伤残,为生命提供更多保障;2014年,在北京市红十字会、北京市红十字基金会和各区红十字会的大力支持下,本着“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创立初衷,北京圣林润景科贸有限公司自筹资金,启动了“救在身边—应急救援亭”公益项目。
自2014年起至今,其建设数量已在全市12个区设立了503个应急救援亭。并对群众进行应急救护培训、逃生演练达500余场次。直接参与居民超过50000人次。据统计,自应急救援亭设立之日起截至今日,群众共领取创口贴20余万片,一次性防霾口罩26万余片,碘伏棉签3000余包,敷料片、体温计、手电筒等也被大量使用,轮椅、担架更是方便了遇到紧急情况的百姓。应急救援亭的安装,不仅给百姓生活带来便利和安全,也引起了非常好的社会反响。
应急救援亭由应急救护用品包、救援设备包等应急救援物品和宣传栏组成。亭内配备物品有创口贴、酒精棉、灭火毯、防浓烟口罩、担架、轮椅等36种100余件急救、救援物品,供群众免费领取使用,所消耗的急救物品由维护人员定期进行免费补充;
应急救援亭分布在全市多个学校、公园景点、社区进出口等人口密集活动场所,并落实了社区(单位)物业专人管理,平均每日服务民众上百次,使每一次突发意外伤害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响应救护,把人身损害降到最低程度,贴近群众,救在身边;
对应急救援亭安装完毕的部分社区,有聘请专业急救资格讲师,免费为社区居民进行应急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简单的应急救援知识、实际逃生操作演练以及救援亭内部物品使用方法的讲解。
维护部会每日开展亭体保洁、电路查修、亭内消耗品补充、过期物品更换等工作,确保每个应急救援亭达到每个月1-2次的维护次数。同时,每台救援亭下方印有服务专线电话,收到亭体故障、亭内物资消耗等信息,维护队伍会立即前往现场,迅速恢复其使用功能,确保群众得到24小时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