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世界上治疗白血病等造血疾病及免疫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最为成熟的技术和医疗手段。我国目前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将近百万人,仅白血病患者每年就会新增4万人以上。要想彻底摆脱死神的折磨,这些白血病患者必须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而要成功进行移植手术,捐献者与患者之间的HLA配型要高度吻合。因此造血干细胞库的容量越大,患者找到配型的机率越大,“生机”也就越大。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知识,河北中医学院红十字会举办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讲座,并且参与了“彩虹计划”和其他志愿者保留项目等一系列志愿服务。同时在大学校园内倡导“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造血干细胞——彩虹计划
每年儿童节,总有一群戴口罩的孩子要在洁白的病床上度过。他们幼小的躯体时刻在与病魔抗争,与死神赛跑......他们就是血液病患儿。他们也渴望能在阳光下自由自在的奔跑,渴望在草地上无忧无虑的玩耍。
彩虹计划是由京津冀协同策划,为关爱血液病儿童,满足“六一儿童节”孩子们的一个小小心愿所举办的活动。“彩虹计划”通过征集患儿心愿,爱心人士认领的方式为他们送去勇气和希望。凝聚爱的力量,重燃生的希望。
2018年5月6日,河北中医学院护理学院红十字会的志愿者们在进行“彩虹计划”志愿服务的同时,也派出代表认领了来自河北省四院航航小朋友的心愿,并帮助他实现了“六一儿童节”的愿望。
5月28日,红会部分成员来到了河北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在图书馆三楼会议厅举办了彩虹计划的主场活动。布置完会场之后,看着那些带着口罩的孩子们一个个进入会场我的内心不免有些心痛,但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我们的目的不就是给孩子们带来勇气和希望吗,不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造血干细胞,为更多的生命带来希望吗!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的志愿者们聚集在一起,为可爱的孩子们带去欢乐!在活动的最后我们与其他不同行业的志愿者们带来了清朝诗人袁枚《苔》的歌曲合唱,一起见证了这段美好的时光,并且从中感悟到了生命的意义。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多少平凡的人努力着,不管是处于病魔的白血病孩子们还是普普通通的我们都希望有朝一日能像牡丹一样骄傲的绽放美丽。他们也许渺小,却努力着、坚强着,只为完美的绽放。
这次的“彩虹计划”活动在血液病患儿和社会爱心人士之间架起了一座爱的桥梁,鼓励小朋友们顽强对抗病魔,坚定快乐生活的信心。同时我们红会人员也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捐献造血干细胞,为更多生命带来希望。
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保留项目
为提高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库容使用率,降低志愿捐献者流失率及反悔率,更好地服务患者、服务社会,河北分库及各市工作站组织志愿服务队对新入库志愿者进行确定入库意愿、核对补充信息的入库前回访工作。
2018年10月13—14日,杏苑红会骨髓库小分队来来到中华骨髓库河北分库,开启了“志愿者保留项目”志愿服务。为保障患者得到“精准”的生命种子,河北中医学院护理学院红十字会将每周都日组织志愿者来中华骨髓库河北分库参加“志愿者保留项目”的回访、更新、备注信息等相关志愿服务。
在老师的培训下,我们对十年前的志愿者进行了电话回访和信息更改。拨通一个个号码,送去一句句祝福,收获的是一份份爱心……我们部员的认真细致的工作,更是得到了培训老师的认可。
此次志愿活动在丰富志愿者文化生活的同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展现自己的平台,也锻炼了我们的沟通能力。增进了红会成员对志愿服务的认知与归属感,为之后红会的工作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经验。
青春的列车,一直向前驶去,我们不能选择停留,但我们可以播下希望的种子,让它在我们所经之处茁壮成长,成为一把遮天大伞,为需要的人遮光挡雨。 爱,通过骨髓库将生命延续;心,通过红十字燃起生命的希望。希望我们可以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来帮助血液病患者,让爱传递,播撒生命种子,绽放生命之花!
(作者:孔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