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百名志愿者齐上阵300余棵白蜡扎根衡水湖畔)
近日,阳光晴好,风和日丽。在衡水地球女儿志愿者协会的号召下,100多名环保志愿者来到衡水湖畔的滨湖公园,在这里栽下300余棵白蜡树,用实际行动传递环保理念。
这些志愿者既有从北京远道而来的绿家园志愿者协会成员,也有来自衡水本地地球女儿志愿者协会、衡水学院教育协会、冀州中学和大自然成长俱乐部的志愿者,他们中年龄最大的已经78岁,最小的才3岁。
上午9时,志愿者们一到活动现场,就分工明确,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青年学生们从货车上卸下树苗,小志愿者们三两个人一组将两米多长的树苗一趟趟搬运到树坑旁,其余人则自发结队,或二人一组,或三人一伙将树苗放入树坑中,扶正、培土、踩实,工序一道不少、井井有条。
衡水市民赵淑翠从网上看到活动通知后,立刻联系报名,当天早早带着7岁的女儿和5岁的儿子来参加活动,她说:“给孩子讲再多的环保知识,都不如让他们参加一次实践活动,希望通过参加这次植树活动,让他们懂得爱护环境从我做起。”
活动现场,来自冀州中学中加国际班的同学们进行了环保志愿者宣誓活动:“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环保志愿者,践行奉献、友爱、进步、互助的志愿者精神……”中加国际班的闫玺同学说:“这次植树活动,让我们走出教室,真正身体力行地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我觉得非常有意义,作为一名青年学生,希望尽自己的能力为建设美丽衡水贡献一份力量,让志愿服务精神薪火相传。”
对于北京绿家园志愿协会的志愿者来说,这是时隔18年的久别重逢。协会负责人汪永晨介绍,早在2002年收到地球女儿志愿协会的邀请,他们和9个国家的志愿者代表第一次来到衡水湖,亲手种下一棵棵小树苗,如今,18年过去了,当年的小树苗已经长成了一片树林,为衡水湖增添了一抹绿色。再次来到衡水湖畔参与植树活动,汪永晨表示,最大的感触是衡水人民环保观念的增强,有衡水本地志愿者的组织带动,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加入到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来。
“每栽下一棵树都能带来巨大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作为本次活动的组织者、地球女儿志愿者协会负责人赵鸿说。她2002年与汪永晨老师在北京一次会议上相识,所谓见贤思齐,赵鸿也更加坚定了自己投身志愿服务的决心。多年来,由她发起成立的“地球女儿志愿者协会”致力于衡水湖的生态环境保护,并不断扩大志愿服务的领域,延伸志愿活动的意义,为建设美丽衡水,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一份力量。(记者杨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