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凸显当时定州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有181年历史、1030字的石碑记载了贡院重修)
记者从定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获悉,日前,定州市文保所文保人员进行文物普查时,在定州市叮咛店镇二郎庙村发现一方距今已有181年历史的清代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石碑。
经鉴定,该石碑为大理石材质,高200厘米,宽80厘米,厚25厘米。此碑名为《重修贡院碑记》,碑文由道光十八年定州知州王仲槐撰写,共1030余字,楷书字体,字迹清晰。碑文详细记载了我国北方唯一现存的“秀才考场”定州贡院在百年间新建、重修的缘由和规模。
《重修贡院碑记》碑文细节图
“碑文显示,此次重修规模巨大,不仅为清代定州及附近学子创造了科举考试的便利,更凸显当时定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定州贡院负责人张立说,“石碑的发现,为封建社会科举制度、清代行政区划变化研究提供了珍贵实物参考和文字资料。”
据了解,该石碑现保存于定州贡院“动态清明上河图”院内门口处。
定州贡院位于定州市东大街草场胡同,是目前我国唯一同时具备文、武两科考试,且是全国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科举考场。定州贡院始建于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由定州州牧王大年动员乡绅集资捐款创建。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州牧王仲槐重修、增建,之后历经修缮保留,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贡院自建立之始,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治国安邦之才,共考取进士33名,其中文进士16名,武进士17名,并出武状元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