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春娥)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全市春季造林绿化准备工作就绪,将逐步进入大规模种植阶段。
记者了解到,我市今春造林绿化准备工作动手较早,与去年同期相比提前了一周时间,为大规模集中种植打下了良好基础。
从造林用地落实情况看,政府推动作用进一步加强,社会造林绿化参与意识明显提升。在全市造林苗木品种的选用上,主要以法桐、银杏、榆、槐、海棠、白蜡、槭树、红枫、樱花、油松、月季等高档景观林种及桃、梨、苹果、樱桃等经济林树种为主。各地因地制宜,采取了政府流转土地,大户承包、先种后奖等多种机制,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多元化投资、群众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进一步创新造林绿化机制,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积极吸引域外公司、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到我市植树造林绿化工作中,同时搞好技术服务,严把植树造林的各个技术环节,力争造一片、成一片,植一棵、活一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秉承这一理念,为构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全市正在掀起造林绿化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