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津、上海的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渤海新区,精耕细作这块尚待深度开发的投资宝地。7日,21个物流项目签约渤海新区,总投资140多亿元。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和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国家战略叠加的红利下,渤海新区物流产业发展将孕育更多精彩。
二十一个项目区抢先机
协同发展的春风,不仅吹拂京津冀,也吹暖了上海、广州等地。
7日,21个物流项目签约渤海新区,总投资143.34亿元。来自国内外的180余家企业参加推介会,其中签约项目中投资者不仅有来自北京、天津的企业,也有广州、深圳、福建等地企业的身影。
北京的中建股份公司与沧州港务集团签约。中建股份是一家知名央企,包括中建在内,共有9家企业与沧州港务集团签约,将投资建设码头和物流园等项目。
此次渤海投资公司也签约9个项目,涉及港口物流、仓储物流包括矿石及煤炭、集装箱物流等项目,总投资达到38.2亿元。
上海的通鲁公司是投资方之一。通鲁公司在上海和宁波港口均有港口物流业务,公司一直在国内布局物流产业项目。此次签约渤海新区,公司负责人透露,黄骅港是一个新生港口,物流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公司要抢占发展先机。
渤海投资公司谋划综合物流园的开发,在一次性谋划开发总面积、投资总额上,综合物流园在国内是少有的,共占地1.66万亩,一期占地5400亩。一期以p p p模式为主,二、三期将重点发展生产加工、商贸服务类物流。
渤海新区发展物流产业适逢其时。最近,国家发改委专门出台了《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作为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关键一招”,重视程度、支持力度前所未有;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和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国家战略深入实施的机遇叠加。渤海新区拥有港口、区位和土地资源优势,在融入这些国家重大战略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已成为河北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示范区,被确定为雄安新区出海口。去年全国唯一一个中国与中东欧中小企业合作平台——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获得国家工信部批准设立,这些为物流产业转型升级、快速聚集、高质量发展,搭建了高层次平台,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新型物流蓄势待发
渤海新区负责人认为,经过近12年的快速发展,渤海新区已由大规模开发建设的起步阶段转入产业高质量聚集的关键时期。特别是以港口为龙头的现代商贸物流产业进入了快速上升期。
截至目前,全区建成和在建亿元以上物流项目55个,近三年新上的物流项目占到67.3%。去年物流产业增加值占全区服务业的比重达到了36.2%。随着沿海经济带建设的全面铺开,渤海新区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将迎来井喷式增长。
随着黄骅港加快转型,临港商贸物流优势将进一步彰显。
黄骅港将发挥两大优势,一个是海运成本优势。据初步测算,眼下汽运成本吨公里大约0.45元左右,铁路运输成本吨公里大约0.15元左右,而海运成本只有约0.006元左右,是汽运的1/70、铁路运输的1/30。
此外,黄骅港具有腹地货源丰富、陆路运距短的优势。黄骅港地处渤海湾穹顶处,腹地涵盖了晋陕蒙鲁豫和冀中南等广大地区,面积近100万平方公里,经济总量和人口占到了全国的十分之一。相对国内其他港口,陆路运距短的优势非常明显。以山西太原为例,通过铁路走黄骅港,比走天津港每吨货物可节省5元运费,而与青岛港、日照港相比,至少可节省37元和48元。
眼下渤海新区正按照省市要求,全力推进集装箱、滚装等总投资381.5亿元的20个专业码头建设,积极申报进口木材冷链、平行进口汽车整车等指定口岸,加快打造汽车及零部件、工业制成品集散、冷链物流、木材等“八大临港物流交易中心”,加快推进黄骅港向现代化综合服务港、国际贸易港和“一带一路”重要枢纽转变并借势打造雄安新区便捷出海口。
随着临港产业加速聚集,生产型物流需求将急速增长。目前渤海新区建成重点产业项目265个,引进国内外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8个。特别是近年来,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积极承接以生物医药、汽车等为代表的大批京津产业转移项目,累计签约和落地京津项目1559个。以此带动,项目建设势头越来越好,去年全区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15个,同比增长70%。
通过三到五年努力,形成港口物流、绿色石化、生物医药、汽车及零部件、文化旅游、冶金装备六大千亿级园区。对于物流产业,这将是巨大的市场空间。渤海新区还将重点推进电子商务企业与制造企业加强合作,打造制造、营销、物流等高效协同的生产物流一体化新业态,大力发展物流装备制造业,努力在多业融合上谋求突破。
随着黄骅新城建设的全面推进,城市消费物流潜力将集中显现。目前,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加快建设,国际商贸物流将成为新增长点。
打造物流产业高地
2018年,渤海新区物流业实现增加值103.6亿元,同比增长8.5%。全区商贸物流企业近2000家,货运量达到每天2.68万吨,注册货运车辆2万辆。渤海新区正在成为物流产业发展的高地。
渤海新区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授予“中国物流实验基地”,也是河北省认定的首批16个物流产业聚集区之一,近年来,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共建“一带一路”三大历史机遇,发挥港口、区位、土地三大战略优势,沧州渤海新区依托完备的水公铁综合运输通道,着力打造以沧州黄骅港为核心,服务京津、服务雄安新区,拉动冀中南及中西部地区的环渤海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
一港兴则百业旺。港口是交通工具转换的枢纽,是沿海经济带建设的前沿阵地和重要支撑。截至目前,沧州黄骅港完成港口建设投资500亿元,建成20万吨级航道和35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开通了覆盖国内沿海港口的11条航线,中欧集装箱国际班列正式开通。
渤海新区培育自己特殊的“政策生态环境”。渤海新区专门制定出台了鼓励支持物流贸易发展的政策,得到了市委、市政府正式批复。
对新设立的物流贸易企业,只要财政贡献度达到一定的额度,将给予相应的奖励或补助。此外,围绕放大国家和省市政策支撑效应,在全省首批实现“一章审批”,积极探索容缺承诺制,严格落实项目投资全程服务,建立健全“日清日结”、点评问责等高效推进机制,把支持物流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把沧州渤海新区打造成办事程序最简化、办事态度最热情、办事理念最先进、办事成本最低廉、办事方式最快捷、办事成效最显著的政策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