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天刚亮,沧州献县河城街镇小屯村的街道上就响起“沙沙”的扫地声,这是87岁的孙福如老人在义务扫大街。他把果皮纸屑等垃圾扫成一个个小堆,再放在小推车上,推到村中的垃圾点。当村民开始陆续起床时,村广场和街道已经干干净净了。
村民起床前大街已清扫干净
孙福如今年87岁,身材消瘦但精神矍铄,除了有点耳背,身体很好,他唯一的儿女在本村出嫁,闺女和女婿都对老人非常孝顺。
1962年以前,孙福如在县城一个单位当会计,后来响应国家号召,回村支援农业生产,做了小队会计,一直干到60岁。
不再担任小队会计后,孙福如把精力放在另一件事上。“当时村里新修了街道,俺就想,这么好的路,一定要好好保护它。”孙福如说,从那时起,他就坚持每天清扫街道。再后来,村里修建了健身广场,他每天都把广场清扫得干干净净。“广场是让人们休闲的地方,俺更得保护好它。”
自从开始义务扫街,孙福如每天晚上看完新闻联播便早早睡觉,冬天凌晨四五点钟就起床,到了村民起床的时间,他已经扫完大街回家了。夏天还要起得更早些,孙福如就是不愿让村民看到自己扫街,他要保证在村民起床前扫完街道。所以,前些年村里很多村民不知道孙福如扫街的事,而他自己也从不主动提起。
村支书起早“逮住”扫街好人
十多年前的一天,小屯村党支部书记贾培山因惦记村南修路的事起得很早,他到现场查看时发现大街上有一个人影猫着腰“鬼鬼祟祟”地活动,以为村里进来了小偷,孙福如听见有人走近也停止了扫街。
两人一碰面,贾培山才发现这些年来义务扫街的原来是孙福如老人。就这样,孙福如扫街的事才彻底“暴露”出来。
贾支书想通过村里的大喇叭表扬他,被孙福如拦住了。他说:“俺扫街就是想发挥余热,不图名不图利的,表扬啥呀?!”
提起义务扫街的事,孙福如的老伴范振萍说:“刚开始扫街时,俺不赞成,黑灯瞎火的,万一磕着碰着咋办啊!但老头子挺倔,就得去扫,他说起早扫街就当锻炼身体了,就由他吧。现在俺起得早时,也帮着他一起去扫街。”
家里放着50多把用坏的破扫帚
在孙福如家的厢房里,放着50多把又小又破的扫帚。“这都是俺用过的,它们就像俺的战利品!”孙福如自豪地说。
这27年里,孙福如的每个早晨几乎都是在扫帚和铁锨的陪伴下度过的,他的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老茧。
“孙福如不让张扬他扫街的事,可现在村民们还是全都知道了,大伙都很感动。”村党支部副书记李玉升说,“俺村是国家级文明村,有3000多口子人,村子大,街道多,前几年也想设立环卫员,后来发现村里的卫生状况很好,特别是在孙福如的带动下,很多人自觉打扫自家门前,整个村子都非常干净整洁。”
孙福如说,“只要身子骨允许,义务扫街道,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孙福如爽朗地说。(通讯员黄金屋 记者韩泽祥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