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正月不理发渐成“过去式”理发店里顾客不断)
民间一直有“正月不理发,理发死舅舅”的迷信说法。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旧俗已渐成“过去式”。近日,记者走访发现,主城区的一些理发店里,虽然不像年前那样顾客盈门,但来理发的人也一直不断。
在衡水市区人民路、永兴路、育才大街等多处的理发店里发现,各店的顾客都不少,而且以年轻人居多。人民路上一家理发店店主王先生告诉记者,虽然老的习俗不可能一下子放下,但现在正月里理发的人比以前明显增多了,人们的观念在逐渐改变。
据了解,前些年,多数理发店一般到正月十五以后才开门营业,有的甚至更晚。近两年,进入正月后不乏剪发的顾客,许多理发店也随着上班一族的开工时间相继开业。“年根儿底下理发店人太多排不上个儿,节后来人少些,理发师做得也精细认真。”4日,在育才大街一家理发店剪发的市民李女士说,理发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情,头发长了或是自己想剪了就来理发店,没什么可讲究的。在永兴路一家理发店,刚剪完头发的市民刘先生表示,自己有舅舅,但几乎每年他都在正月里理一次发,“从没有考虑这么多,舅舅也好着呢,现在连家里的老人也没这个说道儿了。头发长得快,平时都是半个多月剪一次,一个月不剪发太邋遢了!”
有民俗学家表示,在我国民间一直有“正月剃头死舅舅”的说法,人们一般不愿犯这个禁忌,尽量避开正月剪发。但这种习俗其实属于讹传。相传清军入关后,强行要求汉民剃发留辫,而汉民为遵从传统习惯,就在正月里坚持不剃头以表示“思旧”,久而久之,随着口耳相传,“思旧”谐音附会成“死舅”,最终导致以讹传讹,并成为一种风俗“沿袭”下来。进入新时代,这一习俗正被大多数人所摒弃。(记者张洪宁 实习生王雪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