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你中招了吗?
知乎上有个问题:男生25岁了,应该明白哪些道理?有一个答案亮了——治脱发要趁早;
世界卫生组织前不久公布了一组数据,目前,全球12至35岁的年轻人中,有约11亿人正面临着不可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一到寒暑假,“小眼镜”扎堆看眼科,除此之外,视力下降,也困扰着各个年龄阶段的人们。
脱发、发际线后移,已然成为困扰年轻人的问题,除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导致脱发,而个人音频设备音量过大,成为听力下降的“第一杀手”,用眼过度、电子设备的侵袭,又让视力备受伤害。听力、视力下降加脱发困扰众多年轻人
17岁的女孩钱小江,因脱发严重,去了医院。“医生说是‘斑秃’。”钱小江不明白,年纪轻轻的她,咋就脱发了呢?
可到了医院才发现,像她这样的年轻人还不少。“我的还能治好,看到有发际线后移的小伙子,都放弃治疗了。”钱小江说。在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咨询、治疗脱发的年轻人,占到门诊量的十分之一。
林墨涵喜欢听音乐,上下班、旅途中,都会戴着耳机听音乐。有时环境嘈杂,她总会把耳机音量开得很高,而且一听就一两个小时。持续了一段时间后,耳朵开始出现不适,一检查,听力比正常人已经下降了40分贝,吓得她赶紧把耳机藏起来了。
一部手机加一副耳机,似乎成了现在年轻人的潮流标配,大街上、公交车站、餐厅内,随处可见戴着耳机的年轻人,他们在听音乐的同时,却不知道自己的耳朵正在遭到摧残。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一家网站上测试听力的视频,让网友“炸”了。“我才20岁,听力水平却相当于40多岁的人了。”“感觉自己半聋了!”……大批年轻网友惊诧听力的下降。在各大医院耳鼻喉科,突发性耳聋的年轻患者越来越多。
与此同时,眼科几乎被青少年承包。16岁的郑筱悠,半年内,视力下降了200多度,急坏了她的妈妈。“我的同学们很多是深度近视。”郑筱悠说。比发际线后移、脱发,视力、听力下降才更令人恐惧。除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是主因
如果你的爸爸、爷爷在青壮年就开始发际线后移,如果你本人也开始发际线后移,甚至发量明显减少,那么,脱发可能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赵娜说:“这种是雄激素性脱发,也叫男性型脱发。和遗传有关,难以治愈,只能延缓。”
除此之外,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压力、精神状态等“生活负性事件”影响,也会导致斑秃、休止期脱发等问题。
不过,不少年轻人对脱发、发际线后移比较“认命”,选择放弃治疗。但听力、视力受损,不管哪个年龄,都要到医院“抢救”一下。
在一辆公交车上,环境噪声达到了75分贝,而在行驶的地铁当中,环境噪声超过了85分贝。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刘大英说:“在85分贝以上的环境,连续听2个小时就可能会对听力造成永久性损伤。这种损伤,是不可逆转的。只能预防。”
电子产品的普及、学业功课的负担、侧卧看书、微弱或强烈光线下长时间阅读等诸多用眼不良习惯,是造成视力下降的重要因素。丢掉不良习惯预防是良方
刘大英建议,保护听力,不要在嘈杂的环境下使用耳机,听的过程中音量不要过大,持续时间不要太长。经常戴耳机的人,有一个“60-60”原则,也是国际上公认的保护听力的方法。就是用耳机听音乐时,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
关于视力,用眼40至45分钟,需停下来休息至少5到10分钟,并远眺5米以外的物体;每天坚持户外活动,不仅锻炼身体,更能防控近视。
而对于发际线后移,虽然有不可控制因素,但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令精神愉快。
一句话,虽然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没那么多闲散的时间,但最起码可以做到:多运动,多体验,多出去走走;少抱怨,少八卦,少点外卖吃。毕竟,只有从内到外都年轻地活着,才会有岁月抹不掉的魅力,时间夺不走的朝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