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卫生科普】春季到来,传染病防控很重要哦)
这几天的天气真是暖和啊!阳光明媚,春风如面。
春暖花开
等等,你知道吗?春天,不但你觉着舒服,各种传染病菌也觉得很舒服。春季天气多变,时暖时寒,特别是咱们北方,大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当春季来临的时候,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会引起各种传染病的发生。
而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诊疗场所,人群密度大,流动性大,大多数病人是病原体携带者,尤其呼吸道和血源性传播疾病,传染危险性极高!2月26日,我院感控处在综合楼九楼大会议室对全院职工进行了一次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从传染病的概念和特点、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及易感人群的保护措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旨在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防控意识,对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避免传染病造成蔓延和暴发。
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传染病的疾病特征是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定的病原体(微生物或寄生虫) ,能够通过各种途径传染给他人,在流行过程中受到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 ,传染病痊愈后,人体对同一种病原体产生免疫,有的免疫是终身性的,有的可再感染 。造成传播的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缺一不可 。
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一)管理传染源:做好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早期发现传染源,及时进行报告,对确诊和疑似传染病患者根据要求进行隔离治疗。
(二)切断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病原体存在于空气中的飞沫和气溶胶中,吸入时获得感染 ,如麻疹、白喉、结核病、禽流感、百日咳、流行性腮腺炎 等,
2.消化道传播:病原体污染食物、水源或餐具,于进食时获得感染 ,如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如甲肝、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等
3.接触传播①易感者与被病原体污染的水或土壤接触时,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钩虫病 ②伤口被污染时,可能患破伤风 ③日常密切接触,流感、麻疹、白喉 ④不洁性接触,HIV、HBV、HCV、梅毒、淋病等
4.虫媒传播:被病原体感染的吸血节肢动物(按蚊、人虱、鼠蚤等),于叮咬时把病原体传给易感者,引起鼠疫、疟疾、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等
5.血源性传播:病原体存在于携带者或患者的血液或体液中,通过应用血制品、分娩或性交等传播,如疟疾、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三)职业防控措施:
1.做好标准预防:即认定所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含汗液)、破损的皮肤和粘膜都可能带有可被传播的传染源而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2.额外预防: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针对特定情况如确诊或疑似感染或定植有高传播性或具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病原体的患者,根据病原体的传播途径采取的预防措施,分为接触隔离、飞沫隔离和空气隔离。
此外,还要做好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环境及物品的消毒工作。
易感人群应该如何预防:
1、改善营养、锻炼身体和提高生活水平;
2、避免与患者接触;
3、有职业性感染可能的高危人群,做好防护 ;
4、预防接种。
朋友们,传染病防控不仅仅是医院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感控宣传者,执行者,合理膳食、多饮水,每天开窗通风,外出时做好防控措施:比如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戴上医用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做好咳嗽礼仪。让我们一起了解传染病,远离传染病!
插图来自网络,文章由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