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天鹅降临衡水湖)
2月27日下午16点,衡水学院从事鸟类研究的李峰老师在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堤上大湖一侧看到17只小天鹅在湖面上嬉戏。这是今年以来首次在衡水湖湿地观测到小天鹅,这群小天鹅的到来为春季候鸟迁徙拉开了大幕。春季候鸟迁徙都是为了早些北上到达繁殖地,越早到达繁殖地开始繁殖,成功率越高。所以往往北上迁徙较迅速,小天鹅在衡水湖停留的也就1-2天。
小天鹅是大天鹅的宝宝吗?当然不是,就像小熊猫和大熊猫是两个物种一样,它们是两个不同的物种。用生物学语言描述就是,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各有自己的基因库独立遗传。它们都属于脊椎动物门,鸟纲、鸭科、天鹅属(所以有人戏称天鹅都是大鸭子不无道理,丑小鸭变成天鹅也并不完全是童话),它们是天鹅属里世界上仅存的六种天鹅、我国有分布的三种天鹅之二啊,试想如果小天鹅是大天鹅的宝宝,中国的天鹅物种三分之一就没了。它们都是我们国家的二级保护动物,相对来说大天鹅在我们国家分布更广更加常见,在我国既有越冬迁徙记录,也有繁殖记录,而小天鹅在我们国家相对少见许多,只有越冬和迁徙记录而没有繁殖的记录。话说回来,它们两个尽管是两个物种,可是在野外区分它们并不容易,小天鹅之所以叫小天鹅是因为比大天鹅更小(这不是一句废话),平均体长120cm对比150cm,除此之外它们的体型、身形、羽色、喙(鸟的嘴)色(前黑后黄)、跗跖(脚形和脚色)几乎一样,野外这两个物种单独存在时因为没有大小对比的参照物,又不能用尺子测量时,仅凭肉眼区分它们并不容易。幸好它们的外部特征还有一点典型的区别——就是小天鹅喙后部的黄色比例更小,不超过鼻孔故前端的黑色部分比重更大,显得更明显;而大天鹅喙后部的黄色部分面积更大,向前端黑色部分延伸直至上喙的侧缘呈“尖”,不过这个特征在野外想要看清楚望远镜或长焦镜头是不可缺少的。此外大天鹅的英文名称叫whooper swan(直译过来就是“哮喘声或呐喊声的天鹅”),所以飞行时大天鹅的“呼、呼”的叫声比小天鹅“扛、扛”叫声要响亮的多。而这两个物种“生殖隔离”产生的原因也能从小天鹅的英文名称 tundra swan(直译就是“苔原冻原天鹅”)中猜出一二,也就是说小天鹅的分布纬度更高,更靠近北极,北归路途更远,适应繁殖地更加寒冷生境的能力更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