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雨辰!把你的小手儿放在图形上面,你摸一摸,这是不是圆形啊?它像不像太阳啊?”“雨辰,你真棒!一会儿给你买脆球儿吃。你今天表现得非常棒!”……当记者循着这清脆悦耳的声音,走进青县特教中心“启明二班”的教室时,看到一位青年女教师,正在教盲童认识盲文教材上的图形。她就是在特教岗位上十二年如一日的老师,更是81个特殊孩子的“妈妈”——韩荣。
小时候,父亲是教师,耳濡目染下,这份神圣的职业成为她的梦想。23岁的韩荣选择特教时,周围的亲人朋友不认同,都说“你怎么去了个‘傻子’学校?”刚开始,韩荣哭过,甚至想过要退缩,但当她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真正融入孩子们的生活,韩荣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特教中心的孩子从6岁到20岁不等,有的是智障、聋哑、眼盲这些身体上的,还有的是患有自闭症等心理问题。在韩荣看来,他们都是折翼的天使,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在课堂上,韩荣针对不同学生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摸索多种手段来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创设超市购物场景,学生当收银员,识别不同价位商品;课堂变身医院,学生扮演病人去看病;生活教学当厨师,教孩子做起料理……
一个大家再熟悉不过,3岁儿童都能认出的圆形,韩荣却要一遍遍重复地问,重复地教,她始终面带微笑,她知道对于一个盲童,这需要用小手多次触摸才能认识。作为一名特教工作者,只有用最真、最纯、最善的教育情怀,才能轻轻拂去学生心底的灰尘。十二年来,韩荣把这些孩子视为己出,一直把最真诚的爱传递给每一个孩子,努力让每一个生命绽放微笑与光彩。
面对这些智障的孩子,韩荣每天手把手地教给他们洗漱、穿衣戴帽、系鞋带;帮他们洗头、洗脸;教他们学会打饭,保管好自己的衣物;指导他们整理床铺;搀扶腿脚不灵便和盲生上厕所;晚上她给孩子们盖被,间隔几个小时喊孩子们起来大小便,一宿睡不几个小时的觉。韩荣精心管理着每一个孩子的生活。有一天,韩荣走进教室闻到阵阵臭气传来,这才知道李国涛腋窝已经淹了,韩荣马上带着孩子去水房进行清理,才发现腋窝鲜红,将近溃烂,韩荣一边拿着热毛巾给孩子捂着,一边自责怎么没早点发现。她又从家里拿来痱子粉,定期给李国涛涂上,这才渐渐地好起来。孩子家人听说后,感动得热泪盈眶,“孩子交给您我们放心,都当成自己孩子疼了。”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在这个领域,没有特殊的爱就没有特殊教育。13岁的赵德喜,爸爸因车祸去世,妈妈改嫁,从小跟着80多岁的奶奶一起生活,从小溺爱让他养成了很多坏习惯,不听奶奶的话,大伯的话更不听。花钱没节制,更恶劣的是奶奶不顺从他的意思,就动手去打奶奶。韩老师了解情况后,耐心地和他交流。不久,赵德喜就像变了个人一样,回家会帮奶奶做家务,亲人们都夸:“赵德喜听话了,懂事了”。赵德喜的大伯写来了感谢信,并送来了锦旗“爱生如子、真情奉献”。
青县特教中心离着韩荣家有10多里地的路程,这些年有的老师已经更换了岗位,而在最美的年华里,韩荣却每天骑行着二三十分钟的车子,赶到学校,照顾着这些孩子,她说她离不开这些孩子。看着孩子们走出校门,自立于社会,她感到十分欣慰、自豪,为这些孩子付出无怨无悔。好多孩子离开学校,会经常跟她联系,“韩老师,想你了,等我挣钱了给你买个摩托,就不用这么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