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春节故事|四世同堂,看这一家人的“航拍”全家福)
春节的脚步已经渐渐远去,但充满温暖的记忆却保留了下来。许多家庭会在春节全家欢聚一堂时拍摄一张全家福作为留念,而河北保定市曲阳县齐村乡店上村的一位农民摄影家刘向阳坚持为全家拍摄全家福,这一拍就是25年……我们一起来听”他“讲述自己的“专属”春节故事。
2019·我的春节故事
四世同堂,看这一家人的“航拍”全家福
“看,这家好像有一架小飞机!”
“这是飞机吗?”
“这是航拍机,用来照相的”。
做出回答的是保定市曲阳县农民摄影家刘向阳,他正趁着春节全家团圆为岳父李国旗一家拍下2019年的全家福。拍全家福的习惯他自1994年一直坚持了25年,期间拍摄设备从传统胶卷相机到数码相机,再到如今的无人航拍机。
无人航拍机显神通
开启四世同堂的故事
2月6日,大年初二,保定市曲阳县齐村乡店上村下起了零星小雪,村民李国旗家早早烧旺了炉火,准备了可口的饭菜,这是家里一年一度团圆的大日子。
上午10时许,当记者来到李国旗家时,两位老人已经换好了新衣服,“我们家新添了两个男孩,就等着他们来了。”李国旗妻子说。正说着,两位女士分别抱着一个孩子走进了院子,这两位女士分别是李国旗的孙女和外孙女,而他们手中的孩子正是李国旗家第四代,“如今我们也是四世同堂了。”李国旗笑着说。
李国旗家去年新添两男孩儿,实现四世同堂
两个小宝宝成了一家人的“明星”
“准备拍全家福吧!”李国旗大女婿刘向阳一声令下,几位年轻人拿出来早已准备好的小猪佩奇玩偶,他们告诉记者希望来年一切”配齐“;两位年轻的妈妈拿出年前早已为两个孩子备下的新年服装,“这是特意为拍全家福给两个孩子购置的。”李国旗大女儿告诉记者。
就在大家忙碌准备的时候,刘向阳早已来到院中支好三脚架、架上相机,随后打开了借来的无人航拍机进行调试。“我们家庭成员越来越多,为了全家福拍出点新意和良好的效果,我年前特意向朋友借来了无人航拍机,”刘向阳说,“希望科技进步,温暖持续。”
李国旗一家启用无人航拍机拍摄全家福
摆好了家庭成员位置,调试好相机和航拍机,随着“咔嚓”一声,李国旗一家22口人全家福在那一刻定格。
黑白到彩色相片的十年
回家的路越走越近
李国旗一家拍摄全家福已经有二十五年的时间了,拍全家福的主意由刘向阳发起,但至今回忆起1994年的第一张“全家福”全家都记忆犹新,因为这是李国旗全家时隔五年才团聚。
尽管刘向阳与妻子早在1989年就结合走到了一起,然而李国旗却因为女婿是一个“穷照相”的,反对俩人结婚。也因此,直至1994年的春节,刘向阳的两个女儿都已出生,经人说和岳父才同意刘向阳和妻子再进家门。“这是我第一次回家,第一次被承认,全家也是第一次团圆,为了纪念那个特殊的日子,我主动提出拍一张全家福。”刘向阳告诉记者。
第一张全家福是黑白照,用的相机还是120胶卷,照片中李国旗夫妻笑得很甜,全家12口人站在三间旧房子前,可以看出家庭条件并不太好。据刘向阳回忆,当时他是骑着一辆二八大自行车驮着妻子和两个孩子用时六个小时才回到家,也因为山高路远,当天一家四口只得留宿岳父家。
十年以后,李国旗一家的“全家福”相片变成了彩色,他们一家的日子更是过得红红火火,随着第三代陆续诞生,已经变成了16口之家。“记得那会我已经开始骑摩托车了,柏油马路也修到了乡里,回家的路变得越来越近。”刘向阳说。
1994年第一张全家福
2004年全家福
2014年全家福
2019年无人航拍机拍摄的全家福
数码相机承载着变迁
团圆却形成了习惯
2005年拍摄全家福的时候,刘向阳的设备已换成了数码相机。
李国旗家的第三代已渐渐长大,说起此后这些年,刘向阳更愿意如数家珍般细数这些孩子们的“成就”,刘向阳的二女儿成功考取研究生,内弟的女儿师范毕业当了一名教师,还有几个孩子陆续参加了研究生招录……“我们从农村走出来,深知知识的重要,也因此多读书成了我们四个小家共同目标。”
直至2014年,李国旗家翻盖了新房子,房子中间带走廊,两侧房间空调、暖气齐全,就连厕所都搬进室内换成冲水式马桶。用刘向阳的话形容,就像是一座现代化宾馆。
如今,2018年李国旗家第四代也出生了,是两个男孩,他们已经成为有着22口人的大家庭。然而,随着家庭成员的增加也并未改变每年坚持的团圆,刘向阳告诉记者,这需要每一个人的配合,努力团圆成为这个家的习惯。今年因为他初一值班,他们商议后将团圆的日子推后至大年初二。
“从1994年开始拍摄第一张,一直到2019年,25年的影像,记录了全家人生活的变迁,从那些抹不去的艰难岁月,体味着时代的变化,感恩着今天的幸福生活。此外,拍摄全家福,也是一个摄影人对家庭主题的探索,一个家庭就是社会的细胞,我们家从无到有也体现着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刘向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