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东西被食物呛住,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但处理不好真会致命!
1月3日,广西玉林容县城区某商业小区一个6岁小孩因吃花生窒息来不及抢救就意外身亡。该小区距县医院不过几分钟的路程,电梯监控视频里,母亲用尽各种办法,也无力回天,6岁儿童吃花生被呛,关键时刻家长用错急救方法。
当天,小区监控录像拍下了母亲紧急带孩子送医的过程。当天18时15分,一名红衣女子倒背着一名已经昏迷的孩子跑进电梯,在电梯下降的过程中,女子双手牢牢抓住孩子的双脚,不停抖动,甚至将孩子倒扛在肩膀上,不断用手拍打孩子背部,但孩子始终没有反应。
据广西容县人民医院的医生介绍,孩子10分钟之后便送到医院,但当时孩子的心跳和呼吸都已经停止,经过医院将近1个小时的抢救,仍然没有挽回孩子的生命。医生指出,在整个送医过程中,孩子母亲使用的急救方法是错误的。
支气管异物多发于儿童,是孩子把花生、瓜子、笔帽等细小的物品含在嘴里,突然哭了或者是笑了,将东西呛到气管里,造成的呼吸困难,严重的话可能导致患儿窒息甚至死亡。
只因奶奶喂了一颗葡萄河北6个月大男婴窒息身亡
河北省儿童医院耳鼻喉科主任王亚芳讲述了一起她印象很深刻的案例。“那是一个6个月大的男孩,奶奶喂他吃了一整颗葡萄,送到医院时孩子口唇、面色青紫,已经没有呼吸和心跳了。”奶奶当时哭得非常伤心。然而正是由于奶奶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警惕,才导致悲剧的发生。
王亚芳主任告诉记者,有的患者被送医时是可以呼吸的,但是可以呼吸不代表就没事了。前段时间她接诊过一个这样的案例。“患儿刚刚1岁10个月大,当时孩子吃了一颗花生,在跑着玩的过程中摔倒了,就开始哭,这时发生了呛咳,就像我们喝水呛到了一样。当时孩子脸就咳红了甚至有点紫,咳嗽完了之后这个孩子就不觉得憋得慌了。”
医生在为孩子实施异物取出手术
王主任说,“其实这个花生豆进入了孩子的支气管,但是并没有完全堵塞气管,他还可以呼吸,但是后来孩子一活动就容易喘,之后家长将孩子送到医院做检查,通过胸部CT发现气管里有,通过手术取出了花生。”
医生从孩子气管中取出的花生
每年支气管异物手术达七八百台,去年大年初五一天做了12台,“我们每年支气管异物的手术能达到七八百台。”王亚芳主任说,“目前,每晚都有2-3台支气管异物的急诊手术。”一般冬季,尤其是春节前后是这类案例的高发期,“去年大年初五那天,我们科室一天做了12台这样的手术。”这样的数字是多么的触目惊心。
医生曾经从孩子气管中取出的异物
海姆立克急救法有用,但不适用于所有情况,类似情况如果发生了,相信大家最熟悉的急救法就是海姆立克急救法,海姆立克急救法是站在孩子身后,双臂环绕在孩子的上腹部,用力按压。但是王亚芳主任也表示,海姆立克急救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支气管异物的情况。“如果异物卡在了患者的喉咽部,还没有完全进入气道,那可以使用海氏急救法。但是一旦异物进入气道,这种急救方法成功的几率不大。因为声门会阻塞异物,使其不能从气道出来。”若是异物较小,在送医途中患者出现了嘴唇发紫的情况,可以进行人工呼吸或者心肺复苏,使患者能多吸入一些氧气。儿童气管被卡异物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救治难度不大,但是一般被卡窒息几分钟就容易造成不可逆的影响,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帮主提醒各位家长这种事情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
3岁以下儿童
王主任提醒各位家长,由于3岁以下的儿童牙齿还没有完全萌出,所以不要给3岁以下的儿童吃瓜子、花生等坚果一类的食物,还有果冻、葡萄等很容易整个吞食的东西,“如果一定要补充坚果营养的话,可以给孩子吃花生酱之类的东西。”
3-6岁儿童
3-6岁的儿童,家长应注意不要使孩子养成把东西含在嘴里的习惯。儿童在大哭、大笑等情况下,而且冬季衣服较厚孩子摔倒的情况多发,孩子容易被呛住,家长一定要多多注意孩子的情况。
6岁以上儿童
就算是已经上了小学的孩子,家长也不能掉以轻心,王亚芳主任特别提醒,千万不要让孩子玩笔头、笔帽或者玩具商细小的零件,容易被孩子们吞食,造成危险。
王亚芳主任特别说到,“有的圆珠笔按动的一头,有一个小按钮,这个小按钮上若有一个小孔,那么在堵塞孩子气管的情况下,孩子还是可以呼吸的,但是若是小按钮上没有小孔,就会加大窒息死亡的几率”。
《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明确规定,书写笔、记号笔、修正笔、水彩笔的笔帽应至少满足笔帽尺寸(够大则儿童不能吞咽下去)、笔帽通气面积(留有小孔,如不慎吞下不至于窒息)或笔帽空气流通(有挂钩之类物体,在不慎被吞时可以保持一定的空气流通)3项要求之一。
符合这一标准的合格笔帽上不一定都有孔,不过它们都需要通过增大尺寸或保证通气的方式来减少吸入窒息风险。
因此,帮主提醒家长们:在帮孩子选择书写用笔时,一定要看一看笔帽上是否有通气孔,尽量选择增大尺寸或保证通气的笔帽,同时引导小朋友不要把笔戳入口鼻,减少安全隐患。看护孩子责任重大,家长们一定要时刻警惕,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危险做好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