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出政策 优环境 推项目 引才智景县牢筑三个平台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近年来,景县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出台支持政策,打造产业园区,加强技术研发,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型企业培育、招才引智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持续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目前,全县共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339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2017年,全县财政收入完成13.77亿元,其中工业税收占到76%。工业增加值完成72亿元,增长5.8%,其中高新技术增加值增速9.9%,我县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省科技创新试点县,全省工业转型升级试点示范县。
一、筑牢政策平台,创优发展环境。县委、县政府为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支持工业经济发展及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十八条》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等给予重点扶持,有效地激发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近年来,先后列入上级科技计划项目50项,争取上级科技支持资金3000多万元,组织通过国家、省、市级项目30项,取得科技成果15项。同时,不断加大环保治理和考核力度,倒逼企业转型升级。目前,我们正在借鉴浙江柯桥区经验,研究制定“亩均论英雄”考核政策,在全县5亩以上工业企业实施“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企业进行分档管理,加大首档企业激励力度,重点保障资源要素需求,在政府性评奖评优、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倾斜,对末档企业依法依规实施整治,停止各类财政补贴,促其提升资源要素利用效益,加快创新步伐。倒逼企业改造提升。
二、筑牢园区平台,强化发展支撑。我们把高新区建设作为全县工业发展新引擎、科技创新人才吸纳器和科技创新的孵化器,重点建设了县工业园区、景州高新区以及龙华和广川两个工业园,其中,县工业园区和景州高新区被省政府批准整合为景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形成了“一区两园”的管理模式,高新区总规划面积20.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16.88平方公里,入驻企业287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8家。2017年,景县高新区实现总产值460亿元,增长39%;实现税收10.13亿元,增长32.6%。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73.67亿元,增长4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9亿元,增长32.34%;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为4.5%;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3.8件;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为31%;工业用地产出强度为335万元/亩。在全省高新区综合排名中位居第13位。同时,正在加快推进景州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建设,规划面积0.67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50亿元,为符合高新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助力小微企业发展壮大。目前,已经有200多家小微企业申请入驻,下一步,我们计划将龙华、广川两个工业园区和正在建设的景州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纳入高新区管理序列,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一区四园”管理。
三、筑牢研发平台,激发创新活力。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研合作,着力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公关,鼓励企业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共建联合研发中心和产业技术研究院,形成多元化创新发展格局。县财政先后投资5亿多元,建成了“一委、两院、三站、六中心、两联盟”等一批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支持重点企业在京津沪深等地建立各类研发机构50多家,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40多所高等院校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引进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400余人,有20所高校在景县建立了科研基地。通过创新服务平台的引领,我们成功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多家,科技型中心企业近400家。目前,正在积极培育河北远大汽车有限公司、河北瑞源橡塑有限公司、河北奥磊防腐设备有限公司等3家市技术创新中心,今年申报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同时,加大了“众创空间”和“星创天地”建设,在场地、设施、设备、资金、政策、培训等方面为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服务。这些研发平台的建成,使我县进一步掌握了行业话语权、标准制定权、技术研发和产品检测主动权,进一步增强了产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