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河北讯 日常生活中,冰箱作为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在食物储存、保鲜等方面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却很少有人关注它是如何诞生的。
12月11日,海尔冰箱通过1则52秒的视频,再现了从1块板材到1台冰箱的锻造过程。
流程全面优化 冰箱生产实现智能制造
视频中,1块原始的板材在经过了门体模组、箱体模组和红外检测等步骤后,被输送到成品包装的生产线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很少看到传统工厂生产线上工人居多的现象,与之相反的是,模块化、信息化和自动化成为当前海尔冰箱互联工厂的常态。
据悉,这种全流程优化设计,可使原本40人的生产线优化到2人,整道工序完成时间从25秒缩短至12秒,大大提高了产能效率。
专利与质量并重 海尔冰箱屡获行业认证
在提高效能的同时,海尔冰箱也始终注重产品在专利研发、质量锻造层面的迭代。
在最新公布的第20届“中国专利奖”获奖名单中,海尔凭借全空间保鲜技术代表冰箱业获得了首个“中国专利金奖”。
而早在2014年,海尔冰箱就通过了德国检测机构VDE长达2年的严格测试,拿到了冰箱行业首张VDE-QTM质量认证证书。
2017年,其首创的全空间保鲜冰箱又通过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对内胆、门衬、涂层等近50项的冰箱零部件检测,获得了行业首张《食品接触产品安全认证证书》。
科技全球领先 海尔冰箱以全空间保鲜解决用户痛点
事实上,除了专利、质量过关外,用户体验和科技创新也同样是海尔冰箱关注的重点。
例如,海尔全空间保鲜冰箱在研发之初,就有510万用户在平台上参与社群交互,在产品生产设计到运输包装的全程中,与海尔冰箱的科研人员进行意见的交流与反馈。
而在持续交互的过程中,科研人员也从用户反馈的“干货返潮、果蔬沤烂、冻肉化冻流血水”等保鲜痛点中,获得了科技创新的灵感和方向。
在此基础上,其通过整合青岛、东南亚等全球研发资源,创新输出了精控干湿分储、智能恒温等原创科技,为用户提供了从冷藏到冷冻的全空间储鲜方案。
在“人单合一”模式的引领下,海尔冰箱以10+N研发模式及全球30座冰箱工厂为触手,不断吸纳世界各地的人才和资源,持续推进“研发、制造、营销”三位一体的本土化战略。
从而其可根据用户痛点随时并联全球的研发力量,为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